精准扶贫如何适应新常态?
精准扶贫如何适应新常态?
新华网贵阳2月3日电 贵州减贫170万人、甘肃减贫140万人、广西减贫96万人、宁夏减贫10万人……2014年,我国贫困“主战场”交出了令人瞩目的反贫困“成绩单”。
成绩背后的隐忧同样令人关注。从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传出的信息显示,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一般性经济增长带动贫困人口增收难;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扶贫投入大幅度增加难。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打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更需要向“精准”发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剩下的贫困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江西省人大代表、赣州市会昌县县长余学明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几年会昌县尽管脱贫4.3万人,但仍有9.9万贫困人口。受区位条件和地方财力等因素制约,减贫任务异常繁重。
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当前我国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已经进入精准扶贫时代。贵州省政协委员李月成认为,加快贫困地区同步小康步伐,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实现“精准”发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吴宇雄看来,精准扶贫“三部曲”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即解决“谁是贫困户,怎样精确‘滴灌’扶贫和科学的保障、考核等问题”。
2014年,我国打响了精准扶贫“第一战役”,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摸清底数。目前,各地已全部完成贫困村、贫困户识别工作,全国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9200万贫困人口。
底数清、情况明,各地纷纷开始精准扶贫实践。在贵州,结对帮助、产业帮扶、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正紧锣密鼓实施;在甘肃,行业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江西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说,江西采取兜底扶贫和开发扶贫“两轮驱动”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兜底,做到“应保尽保”;对其他贫困户,根据贫困原因和个人意愿,制定“一户一策”,集中各方资源,采取个性化精准帮扶措施实现“应扶尽扶”。
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苗族聚居的偏远贫困村,当地正以每家每户的需求施行扶贫措施。湖南省人大代表、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说,当地人多地少,政府引导群众成立蔬菜合作社、苗绣合作社、果业公司,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文化旅游业。仅订单销售苗绣一项,就使村里92名留守妇女人均月收入增加1500元。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当前仅靠政府的力量推进扶贫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亟待构建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在宁夏,金融机构成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小额信贷、小额保险、互助资金走进贫困地区的千家万户,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日益增强。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中,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工程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一些地方正在搭建信息发布与互动救助平台,不断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
一些代表委员介绍,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精准与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些地方近年走上“绿色扶贫”道路。贵州正在构建以核桃、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为重点的绿色扶贫产业体系。宁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将培育草畜、苹果、苗木等富民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参与采写记者:胡星、潘德鑫、王博、张玉洁、邹欣媛、赖星、卢羡婷、李丹、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