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壮乡文化 传递红陶之美——南宁市盲聋哑学校教师邵晶的志愿者工作

26.09.2018  20:07
 

  “大家好!欢迎参观红土情韵——卢权智红陶艺术展,我是志愿讲解员邵晶。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卢权智的红陶世界,感受那份深沉悠远的红土情韵……

  9月24日9时,当记者走进南宁博物馆“红土情韵——卢权智红陶艺术展厅”时,首先听到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描述展馆里的展品,寻声望去, 志愿讲解员邵晶戴好“南宁博物馆志愿服务”显眼字样的绶带和扩音器开始了一上午的讲解工作,只见她面带微笑,向参观者娓娓讲述着红陶的前世今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陶馆内,前来观看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这是烧制而成的吗?”“这是什么陶?”邵晶主动上前,针对市民提出的疑问从容解答,馆内的每一件红陶作品故事都刻在邵晶脑海里,随时准备着与前来观赏的游客分享。“卢先生曾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他的作品也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型红陶作品——百福。它经过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创作,由116个葫芦簇拥着两个大葫芦共同堆叠而成,取‘葫芦’为‘福禄’的意思,寓意着中华民族大团结。”……

  “我是2017年加入南宁博物馆志愿者大家庭的。来红陶馆志愿讲解既是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对自己的孩子言传身教,让她也感受到志愿之美、文化之美以及奉献之美。”邵晶接待完一波参观者,利用空闲时间和记者聊起了她的志愿者经历。

  邵晶虽然平时工作有些忙,但她还是经常利用节假日到馆里做志愿服务。“中秋节我还在这里做志愿服务,有些朋友对我的选择难以理解,但我仍乐此不疲。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分享的一句话:‘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折腾!’所以,我对这份志愿工作是怀着初恋般的炙热!”说这话的时候,邵晶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眼神中流露着坚定。

  “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将我的专业知识传递给我的孩子;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乐于将我对文化的所感所悟分享给更多的受众,真心希望尽己所能成为传递南宁历史、艺术文化的一扇窗口,这是作为一名南宁人的责任,同时也拓宽了教师这份职业的深度与广度。”邵晶的另一个身份是南宁市盲聋哑学校教师。“因为所教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有些看不到,有些听不到,在这份志愿工作中,我也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眼睛’,做他们的‘耳朵’,将我知道的南宁之美带回讲台,让学生进一步品味南宁、爱上南宁。”邵晶说。

  邵晶和记者聊完,又投入到新一轮讲解中,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记者深深感受到她作为师者的执着,体会到她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成就与满足。

邵晶(右一)为参观者讲解红陶文化。

三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资深语文老师传授5个“法宝”
    上了三年级就要写整篇的文章,即作文。作文是拉开语文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作文好语文就好。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不少同学感到比较陌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