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叫停"极草" 虫草失去保健品试点资格

31.03.2016  09:23

上市不足一年的青海春天,突遭“黑天鹅”袭击。3月29日晚,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公司业绩贡献占比9成的主营产品“极草”,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身份,均已遭到国家食药监总局取消。至此,极草不再具有任何合法生产经营的身份。

  政策“黑天鹅”带来的冲击正在发酵。除青海春天预计预亏外,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民也将承担“利空”对股价的压力。3月30日,已有投资者表示,准备进行法律维权。

   华夏旗下两只基金“踩雷  

  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使青海春天投资者立刻陷入可以预见损失的境地。机构投资者首当其冲成为其中的“显名”受害者。

  来自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持仓基金中,华夏旗下基金成为“踩雷大户”: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青海春天的基金持股名单显示十家机构“榜上有名”。

  其中,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持股份额最大,持股总数111.84万股,市值2400万元,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为0.56%;此外,华夏消费 ETF持股11.86万股,市值300万元,持股占流通股本的比例为0.06%。

  持股数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前海开源中证大农业指数增强、中海量化策略混合、南方上证380ETF、前海开源农业分级等8家基金。不过,这些基金的持仓量并不大。

  公开信息显示,前述10只基金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才刚刚进入的。进入2016年之后,青海春天便接连遭到舆论和政策“夹击”,于2月1日开始停牌至今。

  这意味着,截至目前如果这些基金尚未“撤退”,将直接面临青海春天复牌后股票出现剧跌甚至ST造成的损失,堪称“精准踏空”。

  青海国资“提前”减持超亿元  

  与持仓基金可能面临“霉运”相比,同样持仓青海春天股票的青海省国资则“幸运”得多。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青海春天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青海国投)持有青海春天148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7.48%,名列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青海国投的性质是国有独资。

  7.48%的持股比例,是青海国投经过一轮减持后的数字。去年上半年时,青海国投尚持有青海春天21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1.47%。

  2015年9月22日,青海春天公告青海国投减持的事项:青海国投于2015年9月2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800万股,交易金额为1.35亿元。

  3月29日晚间,青海春天披露的公告,使这笔半年前的减持变得“可疑”:据青海春天29日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在2015年7月份通知青海省食药监局,要求取消青海春天“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试点产品”试点。

  也就是说,在青海春天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主营产品唯一合法身份两个月后,作为最大流通股东的青海国投,一举减持了手中1/3的青海春天股票。

   延展1  

  青海春天也属于“受害者  

  “明明是去年7月份已经被叫停试点,为什么没有及时公告?”30日,青海春天股吧里,不少投资者提出质疑。已有人表示,如果青海春天复牌后股价暴跌或者产生巨亏,将诉诸法律手段维权。

  30日下午,证券资本市场律师王智斌称,由于目前没有公开关于该事件的进一步细节,因此尚不能确定青海春天在事件中是否属于“知情不报”。王智斌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公司也可能属于“受害者”。

  “假如事实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取消试点的命令通报给了青海省,而青海省相关部门并没有通知到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也成为了行政不当的受害者,青海省相关政府部门的具体人员或将为此负责,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2015年1月22日,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了*ST贤成发行股份购买青海春天资产的方案。

  证监会提出的条件是,青海春天披露极草“试点身份”内容和认证过程,并将该事项列入重大风险提示之中。

  也就是说,在极草身份尚不明朗之时,证监会核准了青海春天的上市申请。

  3月29日,青海春天在公告中称,占收入8成的极草被叫停,将重创公司业绩、上游牧民、下游经销商和公司员工。有股民称,政策的变动,将一家企业推入了绝境。

  因政策因素而致上市公司相关利益受损的情况,此前已有先例。

  最近两年中,成飞集成的重组因为国防科工委反对而流产;威华股份与赣州稀土重组失败,亦有工信部的因素。

  3月29日,青海春天称,其对食药监总局《告知书》的多处内容持有不同意见,“将依法、合规地处理相关事项”。

  延展2  

  借壳时的业绩承诺成“泡影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此次黑天鹅事件将使青海春天主营业务“极草”遭到毁灭性打击,借壳时青海春天主要股东所做的业绩承诺,将大概率落空。

  根据借壳时的“利润补偿协议”,青海春天的7名原股东承诺,青海春天2015年度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3.63亿元。

  根据青海春天已经公布的2015年业绩预告可知,公司2015年净利润约3.5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更低。

  由此可见,青海春天2015年将无法完成业绩承诺。

  同时,7名股东对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的承诺是不低于3.98亿元。3月29日,青海春天告知风险称,极草被叫停可能致使公司在2016年出现巨额亏损,导致业绩承诺无法完成。

  根据利润补偿协议,如果青海春天未能完成业绩承诺,上市公司有权回购7名股东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数量,将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

  事实上,上市不久的青海春天业绩增速,去年出现放缓。重组上市前,2011年青海春天营收3.21亿元、净利润1127万元;到了2014年,营收达到20.63亿元,净利润则为3.66亿元。

  去年上半年,青海春天营收为5.42亿元,同比下降49.7%;扣非后净利润5872.75万元,同比下降67.55%。

  根据青海春天2015年业绩预告估算,公司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应为3.56亿元。

  【青海极草风波】  

  ●2015年6月 青海春天借壳贤成矿业上市。

  ●2015年9月 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减持部分股票。

  ●2016年2月2日 青海春天紧急停牌称,生产极草的子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于去年年底已到期,但青海省食药监局迟迟未给公司发放新证书。

  ●2月4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警示冬虫夏草砷含量超过国家安全标准。青海春天陷入质疑。

  ●2月5日 青海春天因食药监总局的《消费提示》一事,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

  ●2月17日 青海春天通过网络和信函形式,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申请公开其《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相关信息。

  ●2月中旬 青海春天表示,经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延期至3月31日。

  ●3月4日 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极草失去“保健品试点”资格。

  ●3月29日 公司公告称,收到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告知“青海春天冬虫夏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试点工作均已停止”,并要求公司“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