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倡议给世界带来机遇

10.03.2016  18:54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一带一路”:中国倡议给世界带来机遇

  新华社记者

  亚投行已开业运营,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正式启动,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晒出了两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成绩单。

  在国外,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合作意愿,30多个国家同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在国内,31个省区市都已制定了各自实施“一带一路”的方案,基本完成了同国家总体方案的衔接工作。

  中巴经济走廊签订的协议项目金额超过300多亿美元,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或在商议推进,或已进入建设阶段。

  中国同近20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中国-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230亿美元。中欧班列贯通欧亚,匈塞铁路、雅万高铁开工建设,中老、中泰等泛亚铁路网建设也迈开重要步伐。核电方面,中国和法国电力公司合作,进入了英国市场。

  作为国内汽车和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潍柴集团借“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国际化步伐。目前,潍柴发动机产品已经销售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保有量达30万台。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量的90%以上。

  2015年,在国内行业形势下滑的情况下,潍柴的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每100元销售收入中有57元来自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南亚这两个市场,企业销售额大幅增长。

  “去年我们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销售额达到60亿。”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对“一带一路”充满信心。

  “中国高铁、核电‘走出去’大量使用了研祥的特种计算机,所以‘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了业务的飞速增长。”陈志列说,这几年研祥业务量每年翻番,2015年销售额达200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占30%。

  陈志列说,作为产业链的龙头,研祥带动了8000多家上下游企业直接或间接扩大了出口。

  “一带一路”带动的不止是出口。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陈志列说,中国企业在国外每投入100亿美元,拉动当地经济至少500亿美元,同时带动当地就业增加。

  “一带一路”不俗的成绩单,让更多国内企业准备起航。

  2015年,亿利资源集团联合其他单位启动了“绿丝路基金”。全国政协委员、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基金计划募资1000亿元,用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改善生态,发展绿色经济。“亿利正在布局,技术上已将触角伸向中亚”。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不仅要推进“经济一带一路”的建设,更需要同步、甚至提前构建“信息一带一路”。可以通过输出中国最先进的IT基础架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来建设沿线国家的信息化系统,使之更好地实现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扩大这些国家数据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是支撑。“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刚毅集团董事长王敏刚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环球投资枢纽,可为“一带一路”提供理想的投融资平台,利用香港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各地提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乃至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离岸人民币服务、保险服务等。(完)(记者:朱小龙 赵博 缪晓娟 娄辰)

【 编辑:利雪娟  作者:朱小龙 赵博 缪晓娟 娄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