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斥资2500万元修缮 广西现存最大庄园有望重现

24.06.2016  09:22

黄肇熙庄园现状,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广西现存最大的庄园有望重现原貌 

  武宣斥资2500万元修缮黄肇熙庄园  

  来宾市武宣县黄肇熙庄园今年正式启动维修工程,这座凝聚百年历史的建筑群落将得以重生。6月22日,武宣县历史名人黄肇熙的部分后人相聚老宅院落,追昔抚今,并将一份精心撰写的家族历史资料递交该县史志部门。启动修缮与历史资料整理,意味着黄肇熙庄园保护和抢救取得新的进展。

   编制规划“修旧如旧” 

  清理维修  

  《南国今报》曾以《武宣两大民国庄园年久失修引人忧》为题,报道了位于来宾市武宣县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肇熙、刘炳宇两大庄园,由于当地政府部门保护不力、年久失修,已变成断壁残垣、破烂不堪的现象。其中,有“广西最大庄园”之称的黄肇熙庄园,更是损毁严重,甚至有坍塌的危险。

  今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引起武宣县政府部门及黄肇熙家族散在海内外后人的关注。今年以来,一系列保护性抢救工作得以逐步展开。6月22日上午,记者跟随黄肇熙家族后人,寻访位于武宣县二塘镇樟村的古老庄园,得知相关保护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武宣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有关机构完成的《武宣县二塘镇樟村保护发展规划》说明,拟在充分保留黄肇熙庄园故居原始格局的基础上,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门楼、地台进行清理维修;对前、中、后三进主房及左右厢房、回廊、走道进行维修和恢复,并按照历史样式有效整治故居庭院空间。

  据介绍,黄肇熙庄园是广西现存最大的庄园,庄园座西北向东南,始建于民国2年(1913年),占地面积达160亩,面宽119米,进深130米。宅院为中国传统的庄园落式建筑,红方块砖铺设地面,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建筑。   

黄肇熙部分后人及文史研究者相聚庄园,在大宅前合影留念。 

   政府投入2500万元 

  抢救保护  

  “我们从《南国今报》报道上,得知家族古庄园因为年久失修败落,感到十分揪心。”位列黄肇熙外孙辈的龙裕平先生告诉记者,其外公黄肇熙生于1869年,是武宣县开明绅士,曾于民国元年任柳州统税局局长兼支应局事并带护商营,后任广西自治军第四司令官,1924年被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根据《武宣县志》记载,黄肇熙在家乡创建了中小学。他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教学楼,把自家的大花厅改为学生宿舍,还建设了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等,为提高家乡人民文化水平,造福家乡民众,作出了贡献。

  黄肇熙生前娶了四妻,生有九子六女,目前还有一个女儿健在,现居住于湖北武汉。其散布国内各地、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海外的后人,闻知家乡庄园现状后,于今年1月份,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提出了继承遗产、保护抢救和管理黄肇熙庄园的申请报告。

  武宣县统战部于今年3月16日,就黄肇熙后人提出的申请进行了答复。答复称,由于历史原因,黄肇熙庄园已于解放前收归为国有,后代申请继承的要求,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据介绍,自治区人民政府即将公布黄肇熙庄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规定,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统一管理。

  2014年,武宣县人民政府正式立项黄肇熙庄园维修项目,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项目第一期维修资金600万元已经到位,2016年将正式启动维修工程。   

   后人挖掘家族往事充实史料  

  得知政府部门立项并拨付资金修缮黄肇熙庄园,相关规划也已编制完成,黄肇熙后人感到欣慰。记者得知,今年4月,正当众后人为促进庄园保护抢救奔走之时,黄肇熙的外孙龙裕平收到武宣县史志办主任李文湘发来的一段简讯,建议他组织晚辈们整理文字、图片,充实黄肇熙生平的历史资料。

  李文湘长期关注黄肇熙家族历史,但他发现,有关这位武宣历史名人在办学和抗日贡献的资料甚少。看到庄园修缮保护工作一步步开展,这位史志工作者意识到,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刻不容缓,于是向相识的龙裕平发出相关信息。

  这段手机简讯牵动了黄肇熙家族后人的心。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几位后人代表积极与各地晚辈联系,通过座谈、采访、电讯、上网、信件和收集历史文献等形式,收集了许多有关黄肇熙创办私立中小学的奉献义举,以及送子从军抗日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通过整理成册,丰富了武宣地方资料。

  “香港著名主持人刘海若也是黄肇熙家族后人,出生于台北的她,为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作出了贡献。”龙裕平向记者介绍,此次整理收集家族史,首次向武宣县史志部门披露了刘海若与黄肇熙家族的特殊关系。据介绍,刘海若的母亲黄庆中,便是黄肇熙第七个儿子黄剑飞(原名黄锡英)的女儿。

  此次通过与台湾方面联系,家族后人还获得了台湾“国防部”空军司令部人事军务处发来的函件。这封信函为证实黄肇熙之子、刘海若的外公黄剑飞,上个世纪在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空军防空学校管制班第五期毕业,抗日战争初期曾参加轰炸日军“出云号”及大同、平型关诸战的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整村开发 

  农业休闲观光旅游  

  史海钩沉。家族后人委托黄肇熙大女儿的儿子、85岁的郭竞杨执笔,撰写了《黄肇熙办学送儿抗日为国贡献》全文,并附上有关图片资料,呈送给武宣县统战部、史志办等部门。在这份家族历史资料中,还发掘了黄肇熙另外几个儿子,或被国家追认为抗日烈士;或在家乡庄园组织反击日军,保护数百村民生命;或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历史。

  武宣县史志办主任李文湘认为,由黄肇熙后人收集整理的这份家族史资料,充实了现存史志文献缺失的细节,为黄肇熙庄园保护和抢救增加了历史人文内涵。6月22日这天,黄肇熙家族部分后人相聚家乡樟村庄园。他们在大宅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座古老庄园经历沧桑变迁、即将迎来重生的交替时刻。

  这次回访家乡,黄肇熙家人还得知一个可喜的消息。据同为黄肇熙家族后人、现任樟村党支书的黄日初介绍,樟村获列入2015年自治区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后,将利用好樟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庄园文化,把该村打造成为“游有庄园、玩有田园、吃有葡萄、赏有奇石、富有物流”的“五有”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园。

  “村委将协助文化部门编制黄肇熙庄园保护规划,制订保护政策,配合修缮工作,再现庄园当初的风采。”黄日初介绍,通过修缮保护工程实施,将维护好黄肇熙庄园的半月塘、百年荔枝、百年古槐、黄肇熙创办的惠儒中学旧址,建设古典村门、知青纪念馆、国学文化长廊和两座休闲观光亭。

  目前,“五个有”打造的设计方案已经出来,正在进行招投标,已投入资金42.56万元,用于硬化道路、绿化种树和路灯亮化。下一步,将拓宽进村五个路口,完善路网、改水、改厕、污水处理等建设,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刘山  文/图)

编辑:周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