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打响“壮族老家 养生上林”旅游品牌

27.06.2016  22:03

  覃排风光  (黄云清  摄)

  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蓝海通  摄)

  覃浪旅游风情小镇项目(蓝海通  摄)

  欢乐达努节(温玉明    摄)

  云里湖项目水幕舞台建成后举行水上运动表演  (韦定伟  摄)

  2016年“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县生态旅游养生节活动现场人山人海(韦定伟  摄)

  上林县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保护完好,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广西首府南宁“后花园”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

  近年来,上林县依托丰富的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确立“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绿色发展”“一业兴则百业旺”的发展理念,以“壮族老家·养生上林”为主题定位,乘打造“旅游三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区示范区、广西旅游扶贫示范区”的东风,着力强规划、推项目、扩宣传、树品牌,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游客人次上都有了极大提升,逐步打响“壮族老家·养生上林”的生态养生品牌,上林旅游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

   完善设施  增强旅游发展新活力

  上林县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引导企业自身投入等方式,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改善旅游交通。“马山—上林—来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上林不通高速路历史;来宾迁江至马山古零二级公路上林段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18亿元;建设西燕至龙母湖、云蒙至云里、乔容至金莲湖、长联至鼓鸣寨等6条共26.03公里旅游公路。柳州经合山、上林至南宁高速公路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招标工作,今年内将动工建设。二是开展旅游厕所革命。上林县把旅游厕所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投入1500多万元在全县集镇和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星级农家乐、集镇等新(改)建A级旅游厕所40座,全面提升旅游厕所品质和管理水平。所有的旅游厕所外部设计独特新颖,而且与壮族老家、景区建设等周围环境相协调,部分旅游厕所还采用了现代生态环保技术,既节约用水又无异味。三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上林县东方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改造建设并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路口增设了65块旅游交通标识牌,对不符合要求的旧交通标识牌全面更改,在主要景区、宾馆饭店、游客中心、旅行社等主要旅游场所设置足够的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旅游导览图等公共标识系统,在汽车站、宾馆酒店、购物场所等设置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多措并举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上林县坚持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重大旅游项目走上“快车道”。“三湖一寨”等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投资10亿多元,争取到用地指标4500多亩。其中,龙母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土地出让482亩,风情小镇开工建设并完成投资1.3亿元;云里湖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完成投资2亿多元,其中投资6000多万元的综合示范新村建设已完成;金莲湖生态园综合旅游项目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完成投资5亿多元;鼓鸣寨养生旅游度假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亿多元;  其他旅游项目也都正在扎实推进。2014年荣获自治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工作进步县;2015年8月25日至28日,全区“创特”工作业务培训班在上林县举行,并到“三湖一寨”等项目点进行现场教学。

   提质增效  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景区评A、酒店评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大明山景区、金莲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龙湖、鼓鸣寨、霞客桃源、农耕文化园通过AAA级景区评定。天龙湾国际大酒店成功创建4星级酒店,圣龙大酒店、翔源大酒店和景兴大酒店成功创建3星级酒店。乡村旅游发展卓有成效,全县拥有农家乐(乡村旅游区)共126家,其中4星级农家乐1家,3星级农家乐10家,3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广西国旅、康辉、亚太等7家知名旅行社进驻上林,成立旅行社或分社,有效带动了上林旅游产业的发展。2015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将达303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7亿元,比创建前的2012年增长93.5%、101.7%。

   挖掘特色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以“壮族老家·养生上林”为主题定位,着重在壮族文化挖掘和展示上凸显上林特色,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

  一是打造壮族风情特色县城。大手笔高品位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独具壮族特色县城。在城乡建筑风貌改造中,融入铜鼓、壮锦、杆栏、渡河公、寿、福、龙尾等壮族特色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壮族特色的建筑风貌。如今的街道古色古香,街道两旁的房屋以红色为主色调,装饰着民族八大元素图案格栅、线条,以青灰色斜面屋顶点缀,放眼望去,整齐划一,民族特色鲜明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二是建设各具特色旅游景区。上林充分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差异化定位,打造大明山、大龙湖、金莲湖、云里湖、鼓鸣寨、三里·洋渡、禾田农耕文化园等各具特色景区。此外,在龙湖新城东盟风情街打造特色旅游街区,建设东南亚风情门楼、游客休息设施、街区小景,街区业态丰富。

  三是包装特色旅游产品。凭借上林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成功申报上林大米、大明山大红八角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发有机米、长寿水、养生茶、八角等一批独具上林特色的旅游产品。依托绝佳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源造就的绿色原生态食物,创造出一系列特色菜品,如壮家石锅鱼、大龙湖小银鱼、三里马肉、西燕扣肉、上林白切鸡等特色美食深受游客喜爱。常态化举办“上林美食”“上林味道”“上林礼物”等活动,通过活动挖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四是丰富壮族民俗特色活动。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生态旅游养生节、三里渡河公节、白圩万寿节、塘红龙母文化节、葵花节等多个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建设壮族博物馆和壮族老家剧场,成功创作了大型壮族风情旅游演艺节目《霞客壮乡情》,并定期在壮族老家剧场演出。节目以徐霞客作为人物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这位著名旅行家独特的视角,对上林历史文化演变发展脉络进行回顾、探索、展望,以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壮族老家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观众在历史的长河中认识上林、探索上林、热爱上林。

   宣传推介  打响生态养生品牌

  2015年5月18日,全国首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答辩、评审会议在浙江宁海举行,上林县的“三里城、洋渡、韦龟岩、白崖堡南岩、独山岩”等五个考察点列入首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成为首批入选的五省七县(市)中标志地最多的县(市)。2015年8月18日,由新华通讯社新华网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峰会在吉林召开,会上发布了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上林县荣登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并荣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2015年8月18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乡村“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上林县13个单位(个人)入选,大丰镇东春村、红林山庄等10家单位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以及“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016年2月1日,上林县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南宁市唯一入选的县份。

  创新模式  探索“五变”扶贫解难题

  上林县以创建广西旅游扶贫示范县为契机,强力推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探索出“五变”旅游扶贫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和扶贫产业同时开发、并行发展。

  一是田园(山林)变公园(园林),土地补偿有收入。该县先后引进龙母湖、云里湖、金莲湖、鼓鸣寨、农耕文化园等总投资超百亿元重大旅游项目,共实施旅游扶贫资金项目、“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5个,涉及农村人口2.5万人。通过对项目区住宅改造、村容村貌改造以及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把田园(山林)变公园(园林),把涉及的村庄建设成为宜居宜旅的生态旅游乡村。对于旅游开发建设用地,公司以征用的方式获得,一次性全额划拨征地补偿款给农户。

  二是村民变股民,土地入股有收入。该县在旅游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旱地、水田、山林、湖泊等公司经营所需的其他用地,农民以入股、出租、流转的方式向公司提供。以土地入股后,农户每年按比例和公司进行门票分红。

  三是民房变客房,资产性经营有收入。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创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创建星级农家乐每个扶持15万元;打造长寿、养生产业开发每项扶持10万元;实施民族风情民居改造每户补助8万至10万元。目前全县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区共65家,辐射带动近700户2800多人受益。

  四是上山变上班,务工有收入。目前,“三湖一寨一园”等旅游项目建设长期用工12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976人,最低月工资为2200元,最高月工资达4500元。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五是忧老变养老,养老保险有收入。该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各出一半,全额缴纳在旅游项目建设征迁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截至2015年2月,共为542名被征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

  (樊亚芳  蓝海通    张翠群)

编辑:陈轶凡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