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真招实招“挖穷根”

22.12.2015  11:24

万古村塘广庄贫困户以政府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筹资入股养殖良种黄牛。记者刘增璇    摄 

  基础优先建,产业来带动,就业扶一批,社保来兜底……近年来,上林县通过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着力推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扶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挖穷根”这一真招实招,让全县2012年至2014年共实现减贫9.6万人。

  扶贫措施见实效

  该县在加大扶贫力度的同时,创新多种扶贫方式,如:旅游扶贫合作、扶贫产业化发展、智力扶贫及社会扶贫等。当前,各种扶贫方式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带动了一批贫困户逐渐走向脱贫之路。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重大扶贫模式。目前,旅游业已逐渐扩大了上林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增加了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该县鼓鸣寨项目就是一项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开发,以旅游资源、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该项目封园运行后,古民庄群众仅通过门票收入和劳务收入就可达年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同时,古民庄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家乐、自摘园、物流商贸等产业,通过旅游扶贫产业的带动,实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县委、县政府还加大了旅游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打造星级农家乐。比如扶持每个农家乐15万元,扶持每项长寿、养生产业开发项目10万元,扶持每户民族风情民居建筑8万至10万元等。

  扶贫先扶智,是该县一直坚持的思路。该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让贫困学生都能走进大学或者职校。201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该项资金1260多万元,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受益学生近千人。

  该县还主动牵线搭桥,通过安排技改资金、帮助协调办证等,为企业排忧解难,鼓励本地企业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大力推进劳务输出等各项扶贫工作。共争取到4223户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扶贫建设项目资金1.2亿元。举办“爱心涌动·情满上林”捐赠晚会,募捐到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

  完善机制抓管理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来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为此,该县建立起实施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将扶贫工作带上正轨。

  该县出台了关于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步骤,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取得帮扶实效。

  重点开展单位帮村“四帮”、干部包户“四包”、社会参与“四扶”活动,采取“43211”的帮扶模式,实现结对帮扶,即1名正处级领导帮扶4户贫困户,1名副处级领导帮扶3户贫困户,1名正科级领导帮扶2户贫困户,1名副科级领导帮扶1户贫困户,1名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

  县委组织部、县督查局和县扶贫办等通过现场查看、翻阅资料、电话查询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结对帮扶日常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对不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对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和处理。

  同时,出台有关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对帮扶干部工作积极、成绩特别突出的,可优先评优评先,作为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对态度不积极、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撤职或免职;对结对帮扶工作不达标的,认真分析和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整改。

  整合资金保经费

  该县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度,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扶贫。并辅以贷款扶持、保险防范、政策融资等方式,来保障扶贫开发经费。

  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扶贫开发及支农项目,积极引导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完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组织,目前已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年来,共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投入到贫困村建设中。今年整合水利、扶贫、交通等各种资金1600万元,并从县本级财政划出4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化攻坚工作。

  县信用社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贷款支持扶贫工作,而且利率不上调。县财政则安排6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开展扶贫工作。

  对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等,安排300万元为贫困户“投保”(农业保险),遇到自然灾害、病瘟疫等造成损失的,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保险金,提高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

  该县还与自治区农发行进行战略合作,自治区农发行表态给予上林政策性贷款40亿元(20年),第一批贷款2亿元已划拨到县财政,并下拨到各个项目,用于生态扶贫开发工作。(记者 冼 敏)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