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海产品首次乘专列进北京

29.02.2016  09:34

  2月28日15时3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来自东盟国家的216吨生猛海鲜从广西防城港搭乘79680次货物列车开赴首都北京,预计3月3日凌晨到达北京大红门火车站,最终通过市场分销送上百姓餐桌。

  据介绍,这是广西北部湾发出的首趟海产品冷链特需专列,也是东盟海产品首次通过铁路专列运往中国内地。这趟冷链专列由9节车厢组成,其中8节为冷藏集装箱,1节为发电车。发电车设在专列中部,担负着为8节冷藏集装箱供电的功能,确保集装箱内温度保持在-18℃至-20℃之间。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鲜产品消费国之一,年国内海鲜产品消费量3000多万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北部湾海域是世界重要渔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接壤,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鱼、虾等海鲜产品200多万吨。广西北部湾地区每天有约150个集装箱的海产品通过汽车运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

  为了适应北部湾地区海产品运输需求,南宁铁路局积极调整货物运输方式,研发了可恒温的冷链集装箱车辆设备,开发海鲜冷链运输物流产品。此次开行的海产品冷链特需专列,采取铁路部门承担干线运输、公路承担支线运输的公铁联运模式,为海产品运输提供高效高质的运输服务。

  “与以往公路运输相比,铁路冷链集装箱专列不仅安全系数高、运量大,而且价格也很优惠。根据我们的测算,铁路冷链集装箱专列的物流成本可降低20%以上。”负责此次海产品运输及贸易的东兴市向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柏民说,随着物流成本的下降,老百姓消费的海鲜产品也将更加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