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遭遇17个月养殖寒冬 养殖户举债经营期待复苏

27.03.2015  13:22

“二师兄”长期亏本 养殖户“割肉”出场

坚持者举债经营,期待生猪价格复苏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莫义君  文/图

面对低迷的生猪价格,养殖户覃先生如今很茫然。

        连续17个月的“养殖寒冬”,生猪价格低迷,让南宁市一些养殖户不得不退出、转让、关停。有养殖户说,每出栏一头猪,就要亏损二三百元,实在难以维持。不过也有人在苦苦支撑,等待春天重新到来。

        自治区有关部门表示,存栏量太大是导致生猪收购降低的直接原因。

        行业进入寒冬?

        从3月22日到24日,南国早报记者到南宁的几个菜市观察了几天,发现肉价保持平稳:半肥瘦一般是十一二元一斤;瘦肉贵些,在十四五元上下。肉贩说,一斤肉可以赚三四元,好的话一天能有200多元的利润。

        对于养猪户亏本养殖之事,肉贩称这是谁都知道的事,“生猪价格才6元多,养殖成本7元钱已经打不住了,每出栏一头猪,就亏本二三百元。”

        在安宁路菜市,来自兴宁区四塘镇的肉贩老陆说,现在他都是到五塘、六塘以及武鸣等地收购生猪,再运到肉联厂屠宰。“扣除跑上跑下的成本,一头猪比往年可以多挣百把元。”老陆说,去年以前,他们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的,劳心劳力,一天到晚折腾也挣不到钱。而从去年开始,生猪价格不停下跌后,他们低价收购生猪进厂屠宰,再在市场上贩卖,收入更可观一些。

        做了十几年屠夫的老李是玉林人,他说,“现在什么都涨价,饲料卖得贵,养猪当然亏本了”。

        在南宁市西乡塘双定镇武陵村一带,有多家大型养殖场。记者与几名养殖场负责人接触时,他们均摇头表示难以支撑下去,“现在是进退两难,不断借钱填窟窿,却不知道能不能盼到生猪涨价的时候”。

        武鸣县养猪协会的三四个养猪大户,都对行业前景不看好。该协会会长罗先生表示,去年以前,武鸣母猪存栏量是13万头,现在锐减到8万头。整个武鸣,有大大小小养殖场500家,但这两年已经有不少人退出。

        覃先生是武鸣养殖大户,这两年来已经亏了200多万元,原先开上百万元的车,现在不得不以一辆二三十万元的轿车代步。

        在参观他设在城厢镇合旗村的养殖场时,他无奈地告诉南国早报记者,他的许多同行已经负债而退。“寒冬是从2012年10月开始,持续了17个月。我们之所以没有退出,一是在这行业已经混了十几年,比较熟悉,要放弃后重新创业,确实无所适从;二是还有些老底支撑。为了维持开支,有许多人融资、借高利贷、变卖小车、抵押房屋等,希望能够坚持到最后”。

        拖欠饲料厂的货款,是养殖户苦撑下去的唯一办法。植先生称自己应付给饲料供应商的货款是20多万元,自己还借了亲戚朋友50万元,“从去年到现在,我的养殖场存栏量一直没有变,我这两年实际上是亏了70多万元”。为了稳住工人,他坚持不动卖“猪粪”所得的钱,“这是到年底给工人发工资和奖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