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广西550亿元助54个贫困县办好教育

24.01.2016  09:43

  

   百色市田东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机械加工实训中心上课,近年来该校贫困生就业率较高,不少毕业生的收入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十三五”期间,广西向贫困地区投放的教育扶贫资金将高出全区平均水平约30%

  550亿元助54个贫困县办好教育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 文/图

  1月21日,全区教育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在百色举行,会上通报了“十二五”期间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果,广西贫困地区孩子在“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能就业”方面的困境有所改善

  1、让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5年来,我们全乡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也没有一位老师因困难而离开教坛。”在21日的会议上,来自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的代表说,该乡处于大石山区,许多孩子住在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杆栏式木头房子里。学校老师们包干到户,到全乡1000多户家庭走访,建立完整的贫困生档案,并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2012年以来,共有5447个学生得以免除学费,并有4088个学生领到204万多元的补助。

  天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0.2%,针对这一现象,该县成立了广西首家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各种家庭教育讲座频频举办,各种资讯唾手可得,但这些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却很难得。该县教育局代表介绍说,2014年,“家教中心”开展了120多场“争做合格家长”等家庭教育系列主题宣讲活动,指导农村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如“家庭教育要讲方法”等。

  作为捐资助学的优秀代表之一,柳州市电气行业协会的代表也十分感慨:“我们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已经12年了,少数民族女孩子上学真的非常需要各界帮助。”该协会从最初的资助6名贫困女学生,到现在每年资助150多人,多年来共资助780多人,资助金额100多万元。令他们欣慰的是,受助学生中有的是本自然村历史上第一个女高中生,有120多人还考上了大学,有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回到融水当了高中老师。

  百色市田东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汽车整车实训区上课。

  2、向54个贫困县“精准投放”550亿元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在会上提出,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预计“十三五”期间,投向54个贫困县的教育扶贫资金总量将达到550亿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约30%。

  记者了解到,这些资金的下达不是“撒白糖”,而要突出投入重点:建设资金采取“切块打包”方式下达,优先用于贫困县学校建设;学生资助资金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补助。

  建设资金要实现“精准建设”,例如:在学前教育方面,支持每个贫困县在城区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支持贫困县每个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建设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在义务教育方面,计划投入54个贫困县资金50亿元左右,建设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在职业教育方面,支持每个贫困县办好一所新型中专学校等。

  “十二五”期间教育扶贫成果

  3、为贫困地区“造血”“输血

  同时,会议还为广西贫困地区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人才。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支持每所中职学校办好1~2个骨干专业、1~2个涉农专业、2~3个特色专业。

  二是建立区内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稳定增长机制,每年增长不低于1%;不断扩大免费民族预科生招生规模,2016年招生计划扩大20%;稳定高校招收本科民族班规模,每年招收1200人左右。

  此外,还将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就业,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以及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每一个贫困村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等。

[责任编辑: 周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