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突围需要依法反垄断

11.02.2015  13:50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2013年度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

  高通的严重垄断行为被依法处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制造在突围过程中,除了要切实加快自身实力、创造性和品牌定位的提升,依法反垄断,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是重要保障。

  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中国加工的产品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制造行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基本上是在挣“辛苦钱”。众多核心专利技术和附加值高的环节都掌握在少数跨国公司手中。虽然近些年,有不少国内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但多数企业在技术、专利的核心环节仍受制于人,突围乏力,这导致国内制造业竞争力低下、产能过剩、外销不畅、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在看到中国制造业本身发展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类似于高通这样的严重垄断,是部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所面临的巨大障碍。

  反垄断在中国只是一个新生事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已经非常成熟。但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反垄断都肩负着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责任。

  我们要深刻意识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既要练好内功,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也要依托反垄断法的实施,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国内企业不受垄断暴利的钳制,保障自主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郏亦真 李志勇  )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