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壮乡文化,担起扶贫大任

06.11.2018  16:42

今年恰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11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介绍说,广西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8%降低到5.7%,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这一脱贫攻坚战的背后,少不了文化的助力。

印象·刘三姐》的经济账

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一幅宛如淡墨山水画背景中展开壮乡生活画卷,有着14年演出历史的《印象·刘三姐》仍保持着在实景演出中票房收入最高的位置, 2017年票房收入为2.1亿元。虽然这十几年来, 《印象·刘三姐》的票价一直没有涨过,但是,这一实景演出对阳朔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的。 《印象·刘三姐》的运营方、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立民说, 《印象·刘三姐》改变了大部分游客的行程,让他们在阳朔住了下来。以前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为生,“现在你朝我们门口外一看就知道了,渔民们开起了饭店、旅馆。我们在试运营之初,整个阳朔县能提供的床位是3500个,现在达到了7万个。

各地频繁上马的实景演出项目中,能够真正赢利的并不多。 《印象·刘三姐》之所以能一直领先,与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使得刘三姐这一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演出地点是张艺谋沿漓江考查,精选了有12座峰围绕的天然布景,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印象·刘三姐》除了拉动整个地方经济的转型外,也给渔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 《印象·刘三姐》雇佣了200余名渔民,其中的180多名是《印象·刘三姐》的演员,他们白天务农打鱼,晚上演出,一年365天,只有一个月是休整期,所以收入十分稳定。渔民队副队长徐全发对自己的收入非常满意。他说,以前个人所得税离他们十分遥远,现在,他们已经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演出的其他大部分演员由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学生担任,这所学校由《印象·刘三姐》全资负责,推行精准助学政策。演出每年都会拿出近千万元的专项基金资助和培养参演学生。曹立民介绍说,很多孩子都是来自周边的贫困家庭,在这里上学,他们不仅没有学杂费的担忧,还有演出收入和补贴,这给孩子们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在毕业后去向方面,除了《印象·刘三姐》外,他们还将学员们输送到外地的演出单位,例如华侨城等文化企业,孩子们的就业根本不愁。

一个小山坳建起了音乐厅

在距南宁市区50公里、车程需要一个小时的施厚村古岳坡,原来只是个市郊普通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山上种满了速生桉树,导致两边山上的地表径流消失。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山坳,现在居然错落着艺术建筑群——可容纳200多人的音乐厅、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常驻着中国-东盟民族服饰文化馆、“大美非遗,灿烂八桂”梁汉昌民族服饰文化摄影展、音乐家古笛纪念展的古岳艺术馆。

有人会质疑在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音乐厅是否有用武之地?音乐厅的投资人、南宁市巴弗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瑾说,除了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外,音乐厅还举办各类小型演出活动,如2017年年底古岳非遗音乐季的落地项目音乐大师课,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教授吴华、广西艺术学院管弦乐系小提琴教授黄鹏及留法青年钢琴家、广西艺术学院钢琴系陈斯凡给观众们带来一场音乐分享课。此外,还将有音乐家常驻这里,教授村民及游客制作和吹奏民族乐器。

郑瑾说, 2016年他来到古岳坡,原只是打算在这里做生态农业,“直白点说就是养奶牛的,最多加上农业旅游” 。但是随着他对这个地方产业介入的程度日渐加深,用文化艺术带动产业的思路日渐形成,他慢慢成了艺术村的建设者。他的这种转变则与艺术村最早的倡建者之一——民族服装研究专家、摄影家梁汉昌有莫大的关系。

2015年,梁汉昌摄影工作室入驻艺术村后,他又陆续帮忙引入了唐石生版画工坊、莫江霖创作工作室、梁桂花民歌传习馆、桂布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潭湘光壮锦技艺传承基地等。梁汉昌在艺术馆二楼向记者介绍他长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拍摄、收藏的故事,他对广西境内的少数民族尤为熟悉。如何把这一份民族文化财富传承下去呢?梁汉昌一方面与壮锦、桂布的工艺美术大师或传承人合作,另一方面希望借助现代设计理念,推出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

当问到对艺术村的前景如何看待?郑瑾指着山上已经被砍伐却还继续冒芽生长的速生桉树说:“将来这些速生桉树要全部换为竹子。今年,南宁市新修的高速公路将在这里开口接入,从南宁到古岳坡的车程将大大缩短” 。

苗绣的生产性传承

柳州位于桂中,有桂中商埠的美称。当地政府在注重非遗项目活态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已有的非遗保护工作平台,以培训为重点,以平台负责人(传承人)为组织、培训、运营的带头人,帮助贫困人口掌握传统工艺技能,带动就业增收。柳州市文新广局副局长黄才强介绍说,过去他们举办的非遗学堂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现在他们也把非遗学堂的重心下移,让离非遗最近的村民们学习、传承,实现生产性保护,从而把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苗族刺绣传承人李伊园按照“公司+基地+民间手艺人”的运营模式,办培训、开发苗服文化产业。在政府部门和家人的支持下,李伊园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彩云苗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2017年底她带着公司的另一名绣娘把苗绣带到英国伦敦,参加中英建交45周年“传承匠心·绣梦中国”文化交流活动,让苗绣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英国著名服装品牌巴宝莉对她带去的苗绣也非常感兴趣。2017年,公司销售额达到300万元。2018年,在基地内已经举办了刺绣、蜡染等4期培训班,原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把刺绣和苗族服饰制作作为第二产业,已经成功脱贫。

广西文化厅厅长张虹介绍说,广西十分重视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2017年向广西全区贫困地区拨付272.7万元经费,主要用于非遗保护工作平台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等工作。举办了苗族银饰锻造、蜡染、织锦与刺绣、民族服饰、陶瓷烧制、木构建筑营造技艺6期培训班。2018年上半年,完成自治区财政拨付非遗保护专项补助经费574 . 25万元,主要用于非遗保护工作平台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