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国际化道阻且长 多元评价或是未来方向

08.06.2015  12:27

   又是一年高考,近一千万学子踏入考场。

  在这两天里,十余年寒窗的积累会转化为一个分数,成为今后他们仗剑江湖的腰牌。这块腰牌的含金量,甚至会延续很多年,涉及就业,甚至人生的许多环节。

  可是,就是这样一块用多年努力换来的腰牌,在国际化的今天,还不足以让它的主人们闯荡世界。虽然已有一些外国大学直接认可中国的高考,并以此作为考生“准入”的标准,但更多的海外院校还是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中国式高考。

  高考,为世界认可,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还有多少水要淌?

   【踢馆:遍地开花】

  中国高考在海外踢馆最成功的地方,是澳大利亚。2012年,悉尼大学成为第一所可以用高考成绩来敲门的海外院校,此后,又有不少高校加入承认高考的队伍,迄今,澳大利亚已有大约六成高校接受拿着高考成绩单去报到的中国高中毕业生。

  在美国,中国高考目前敲开了三所大学的大门,分别是纽约大学、位于波士顿的萨福克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这意味着,中国考生可以只凭借高考成绩去报名这三所大学的专业,而不必再参加“美国高考”——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或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旧金山大学今年5月同意对高考开绿灯,但要从今年9月才试行,且不会大面积招生,首届学生可能只有十多个。

  目前,在韩国、新西兰、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零星高校承认中国的高考。

  虽说同为承认中国的高考,但不同国家的高校也对高考成绩采取不尽相同的认可态度。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的院校看中高考成绩,分数越高,可申请到的学校越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高校,非常在意高考中某几科与大学专业相关联科目的成绩,并以此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估;德国、荷兰则仅仅要求申请者参加高考并获得国内大学录取,有些学校还要求申请者在国内高校先读满一定时长的学业。

  另外,有些学校还要求申请者出具高考成绩外,必须参加本国组织的语言或专业相关笔试或口试,例如在美国,一些高校只把高考成绩当作SAT或ACT成绩以外的参考。

   【绿灯:无奈退路】

  总体而言,外国高校承认高考只局限于学校的自主个体行为,不成气候,不成体系。尚无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式把中国高考写入招生指南。个体行为意味着,这些学校今天可以承认中国高考,明天也可以对你关上大门,这使得一些立志在本科阶段留学的中国考生需面对不少变数。

  此外,在承认高考的外国院校中,还见不到全球顶尖高校的影子。在美国,综合排名前50位的高校都没把中国高考纳入自己的评估体系。

  针对中国学生的海外高等教育还面临着市场味儿太浓的问题。例如,一些海外院校把承认中国高考当做商业噱头在运作,一些学校的招生准入门槛低至高考400分即可申请专业。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承认高考的国外院校大多看不上,看得上的海外院校又都不承认高考。这一现实让人觉得,国外院校承认高考,只不过是给了那些落榜生或发挥失常考生多了一条无奈的退路。

  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承认高考的外国院校究竟是看中了中国高考的含金量,还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生源市场背后的商机?是中国高考的学术分量越来越扎实,还是仅仅因为对财富的渴望才把中国高考推向国际化道路?中国高考究竟为何在海外不那么受待见?

   【障碍:模式单一】

  部分海外院校承认中国高考,是对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某种认可。但换个角度,大多数全球顶尖院校依旧仍不承认中国高考的现实,也暴露出中国高考走向世界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障碍和困难。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国外高等教育界还不能普遍认可中国高考“一锤定音”的评估特征。撇开复读这一权宜之计不谈,对于所有考生而言,高考是需要在两天里完成的一锤子买卖。而在很多西方国家,考试的目的是真实评估考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开放“多次考试模式”是确保评估体系公正可靠的重要工具。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教育专家安德鲁·霍认为,坎贝尔定律同样适用于教学评价体系。“坎贝尔定律说,当你把一项重要的评估完全交给某一套评估体系去完成的时候,这套体系往往会失效。在高考这一案例中,学生关注的焦点可能不再是实际能力,而全部转移到,关注高考这一评价体系本身,这导致,考试不涉及的科目和知识将完全得不到重视。”

  还有一些海外院校认为,中国的高考重记忆而轻能力。正在启动中国高考生项目的旧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处负责人斯坦利·内尔说,虽然他不认为完全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但学校还是决定针对中国高考生进行比较严格的遴选。在首批中国高考生入校学习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旧金山大学会对他们的实际能力进行评估,最终确认这些靠高考分入学的学生实际能力究竟怎样。

  另外,纽约大学招生办官员表示,纽约大学的做法是,在看中高考分的同时,强调申请者在学习以外的社会活动参与情况。

   【方向:多元评价】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在挫折中前进和蜕变,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国际人员流动的日趋活跃,许多国家都对原有的教育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中国高考也不例外。

  关注全球大学动态的新闻类网站“世界大学新闻”关注到中国高考正在发生的几大变化。首先,在一些国际教育会议上,中国教育官员说,正在推动以考试为核心的评估体系向多元评估体系的转变,例如,在浙江和上海,学生的“个人担当和社会角色”已经被纳入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评估中,参与社区服务、充当志愿者、参加文体活动等都正在成为多元综合评估的加分项。

  其次,中国教育部今年3月宣布,明年高考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这使得认可中国高考的国外院校将在评估环节省不少心。过去,很多省份采用不同的高考试卷,使用不同的分数体系,致使国外院校在参照这些分数时存在极大的认知障碍和误解。

  还有,这些年,针对高考,不少地区使用了大量新技术手段和流程控制手段,严控考试舞弊和各环节的跑冒滴漏,使得考试的公平性得到提升。在一些西方国家,考试舞弊不仅会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更有可能构成犯罪。前几年,有关高考的一些丑闻产生不小的社会影响,加上一些中国考生在海外考试作弊的新闻被炒作,致使外国院校对中国考试的信任度下降,放大了对中国高考公平性的怀疑。(新华社特稿)(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