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老师解读中小学统编教材 《语文》重大量阅读

23.08.2017  22:52

  今年9月秋季学期,全国中小学统一换统编教材,到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版教材。实际上,2016年秋季学期起,南宁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3个学科开始使用统编教材了。

  新学期即将到来,不少学生和家长关心的是,新教材有何特点?有何变化?新教材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昨日,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学科的老师对学生和家长关心的内容进行解读。

   ●小学

  黄新清  高级教师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语文

  黄新清说,统编版的小学《语文》处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等,将其加以改造后编入教材。教材还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注重尊重儿童,保护其天性,如以“我去上学啦”为主题,采用参与式与体验式结合的方式,安排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个活动板块,让孩子们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同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努力处理好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处理好拼音、识字和阅读的关系;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比如读准字音、获取文中明显信息、认识自然段等。

  另外,教材还设置了不同栏目,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大量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程,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学生家长,该如何配合孩子的学习?黄新清提出,家长要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在小学起始年段,家长的陪伴更为重要。统编教材里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其中选取的故事如《猴子捞月亮》等充满童趣,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同时,家长还应该尽可能每天跟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在校情况等。

   道德与法治

  这门课程是让儿童成为有生存能力、生活体验、生活追求,以及有道德法治素养的人。教材自然渗透立德树人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如《我爱我家》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思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一年级上册安排适应校园新生活的主题,一年级下册《我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细致、不拖拉等好习惯等。

  统编版教材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让学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多元的文化差异。如“不同的上学路”体现城乡以及不同区域生活环境下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需要;“多样的传统新年”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和习俗;“欢度元旦”体现不同国家的生活文化等。另外,教材还渗透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

   ●初中

  《语文》  伍东波  高级教师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伍老师认为,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统编教材中“沉淀”下来了。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和人教版相比有较大变化。课文由每册30篇减少到24篇,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的分量。传统文化篇目则有所增加,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人教版有所提高。

  统编语文教材结构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其采用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主题内容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架构,更加重视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的培养,拓宽阅读面,鼓励学生“海量阅读”,拥有长久的读书兴趣。

  《历史》  周梅  广西特级教师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室主任、中学历史教研员

  新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段地逐步展现出来,并加以贯通;重点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史事,使这方面的教育内容贯穿始终。

  在重视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从编排体例看,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点是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线索,教材在编排时,以“”连“线”,以“线”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展开。(记者 赵金玲 实习生 张晗)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