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为官不为”:解决谁来改革的问题

09.03.2015  17: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顶层设计的问题。下一步,还要解决谁来干活,谁来改革的问题。

  “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问题。

  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与过去20%以上的增长相比,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原本对GDP数字十分敏感的一些地方政府,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了。在地方财力紧张和人事变动频繁的客观背景下,一些官员主观地把微刺激简单理解成了不刺激,结果导致改革和调结构推不下去。

  基层官员不作为的现象有一定原因。

  官员任务导向的转型,即从以前的经济指标的单一目标转型成为多元目标,使得很多官员不知如何行动。追求GDP的目标,对各级官员说都是正面的,因为大家都可以获得利益。现在政府官员的目标多元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再追求GDP指标,但其他的指标例如环保、社会满意度等多了起来,一些官员就表现出劣势来。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尚未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未能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现有制度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隐性失职”行为,尚未实行有效问责制度;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模糊考评滋生了“庸官能混,懒官能撑”的土壤。

  基层官员的不作为具有严重恶果。一方面各地税收大幅下降,都喊着缺钱;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资金趴在账上没用。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又呼呼大睡。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产业的升级、环保的改善,还是中产阶级的塑造,不仅是市场的行为,而且和政府的作为密切相关。如果基层官员不作为,任何好的政策都难以实行。

  针对这样的现象,去年六月初,国务院就已派出督察组,在各地区、各部门自查基础上,对16个省(区、市)、2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督查,并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这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李克强总理已经提出了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如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重新审视。在中国的现实中,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占GDP比例不低的情况下,政府更好地担负起保护脆弱群体、保障所有公民基本尊严的责任,划拨出足够的开支用于民生的改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诉求并不是盲目追求“大政府”,而只是追求“有效政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了,也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如果不能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对于那些不能“为民做主”的庸官和懒官来说,“好日子”到头啦。(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