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国资委开展五项课题研究探讨深化全区国资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

17.04.2015  17:03
自治区国资委按照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原则,从2014年起组织开展五项课题研究,多层次、多视角探索总结国资国企改革理论体系,为全面深化我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寻求最优的改革路径。

一是课题研究求“”。 课题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学术层面上的泛泛而谈、点到为止,不能对现状客观问题蜻蜓点水、流于表面,更不能对解决当前重点难点问题避重就轻、束手无策,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问题、热点方向,来确定课题课题的研究方向,以问题为导向,明确选题内容。鉴此,自治区国资委选择的5项课题均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作为切入点,课题研究有利于指导我区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是课题研究求“”。 自治区国资委将每个课题按职责明确到有关处室,精心做好选题和材料准备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课题立项,做好内部论证。同时,主动邀请自治区相关部门、机构对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价值进行分析指导,并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和问题制定应对措施。《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课题》列入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管跃庆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召开会议,对课题大纲、调查研究方法等进行研讨,明确要立足于广西、放眼“上下左右、东南西北”,既要比较国资国企改革起步早、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也要比较与我国国情相近、国企发展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既要比较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也要比较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既要比较社会意识形态和行政力量影响,也要比较顶层设计思维和群众首创精神。既要借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也要比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做法。

三是课题研究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实地调研是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一步,课题研究不能纸上谈兵,要把准脉络、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自治区国资委每个课题的实践调研时间安排都在两个月左右,各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就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开展调研。通过摸实情、听真话,实现课题调研的“”,既要保证调研的覆盖面,又要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把问题找准、找对,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才能保证课题的质量。

四是课题研究求“”。 各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和课题研讨会,对课题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动态管理,督促课题研究进度,了解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每个课题组成员中,既有理论功底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博士,也有在机关常年从事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的资深业务骨干,既有在高校从事科研的教师,也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课题组成员知识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素质取长补短,在课题研究中有分工,更有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弥补,力求课题研究的细和精。

五是课题研究求“”。 在课题研究时,注重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课题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课题研究成果不局限于理论和学术研究,针对我区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践进行指导,还要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回应国资国企改革的焦点、热点问题,找准我区国资国企改革的定位和立足点,找出我区深化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自治区国资委开展的《广西国有企业内外资源整合研究》、《深化我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关于我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关于设立我区产权交易集团研究》、《国有企业在促进广西新一轮工业跨越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五项课题,在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典型案例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课题研究现状作了全面了解,运用结构分析法、回归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对影响因素、影响权重进行了计算,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演泽法和归纳法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对策。

通过对五项课题的研究,丰富了我区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为全面深化我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