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全面整治非交通性质指示牌 规范户外广告设置

13.05.2015  10:02

  违法设置的广告牌被拆除    记者  梁枫  摄

  开展“城管上街”活动,将矛盾解决在一线;按照户外广告相关规定,将对建成区范围内的户外广告、楼名楼标、门店招牌及各类非交通性质指示牌开展全面规范整治。自“美丽南宁”开展以来,南宁市城管局以每季度3个专项整治的频率,联合工商、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组织开展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违章占道灯箱、人行道车辆违法停放等专项整治工作。

  城管上街  帮助基层将问题解决在一线

  在良庆区前进街整齐有序的摆卖街区旁边,“城管便民服务岗亭”这几个字特别显眼,岗亭里配备有队伍交接班记录本、宣传资料、医药箱、地图、打气筒等,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同时,城管队员也经常在此值守巡查。

  去年,南宁市开展“城管上街”活动,对辖区内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影响城市市容的违章行为,通过流动巡查和守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管控。在全市各城区、开发区市容整治的热点、难点街道、区域、社区等,因地制宜地设置了一批执法岗亭,作为一线执法中队日常办案、处理业务、休息的场所,同时提供一系列的便民服务。

  南宁市城管局副局长朱经武介绍,“城管上街”主题活动的实施,目的在于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将矛盾解决在一线,落实在基层,通过点位的巡查,日常执法工作的监督,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将“城管上街”营造出氛围,形成制度。

  设置城管执勤便民服务站以来,有效解决了城市市容管理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防止“五乱”现象的回潮和反弹,对提高城管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提升执法形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户外广告  全面规范整治非交通性指示牌

  如果你在中心城区抬头会发现,以往影响视觉空间的高杆广告牌基本消失了。

  为保障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环境,彻底改变户外广告设置“杂、滥、乱、差”现象,去年以服务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为契机,按照“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全部拆除、精品路线上的大型户外广告牌除保留极少部分用于公益宣传外全部拆除、2014年到期的户外广告牌全部拆除”三大原则,南宁市全面开展户外广告牌、招牌集中整治工作。至2014年12月底,共拆除高杆广告411杆,拆除平面户外广告及门店招牌2万余处。

  朱经武称,为进一步做好户外广告的规范管理工作,市城管局已重新修订完成了《南宁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0),新修编了《南宁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导则》等户外广告规划和设置规范。

  朱经武称,下一步,按照户外广告的相关要求,将对建成区范围内的户外广告、楼名楼标、门店招牌及各类非交通性质指示牌开展全面规范整治工作,并打造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示范街。

  整治“五乱”  每季度联合多部门开展3个专项整治

  自“美丽南宁”开展以来,市民能切身感受到的一大变化,就是以往城市“诟病”的乱摆卖现象基本消失,大街小巷道路出行更加通畅便捷。

  朱经武介绍,自“美丽南宁”开展以来,市城管局以每季度3个专项整治的频率,联合工商、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组织开展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违章占道灯箱、人行道车辆违法停放、违章夜市、小广告乱贴、违章占道亭摊等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各主次干道的摊点乱摆(含跨门槛经营)基本消除,人行道非机动车停放井然有序,其他“五乱”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疏堵结合,为合理规范安置流动摊点人员,合理设置临时摆卖摊区,规范占道经营行为,极大地改善了摊点乱摆的现象。两年来共批准设置临时摆卖街42条,2014年批准设置18处定时定点临时摆卖摊区,安排2403个摊位,解决2400多户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此外,通过在每个城中村合理设置小广告招贴栏,缓解乱涂写、乱张贴现象;通过完善“门前三包”评比办法和奖惩机制,进一步约束商家自治。(记者 黎兆齐)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