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民族文化大餐 增壮乡文化自信
全方位体验壮族风情文化
3月30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2017南宁市“民歌湖畔三月三”文化活动拉开大幕。活动以“复活传统记忆、展示多彩节庆、呈现民族大美”为主题,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热闹喜庆的盛大歌圩,展示了马山会鼓、瑶山歌、嘹啰山歌等壮族民俗。
当天,民歌湖畔还分设了民族文化汇演区、文化体验活动区、园博园风采展示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歌圩专场四大板块,重点推出“百名刘三姐对歌”、非遗项目展示、传统上巳节体验等20多项亮点活动。
当晚,民歌湖水上舞台举行了“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2017歌圩专场演出,每一位观众都沉醉在壮乡人民热情好客的浓烈氛围之中。
“好听,好看,好娱,好购,好吃!”市民杜娟对“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赞不绝口。当天,杜娟一家在民歌湖畔收获颇丰,丈夫不断按下相机快门,要留下精彩瞬间;女儿在创意集市对各种手工艺品爱不释手;杜娟则尽情欣赏充满壮族风情的歌舞。
谈起“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市民蔡阿姨兴奋得手舞足蹈。当天,她约朋友一起参加活动,听民歌,跳竹竿舞,品美食……丰富多彩的活动令她们印象深刻。“我最喜欢的是百名绣娘献技,如果旗袍上也能绣上这些精美的图案,那该多美!”蔡阿姨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南宁人,但也是第一次体验这么多彩的壮族文化,她希望年年都举办这样的活动。当天活动结束后,蔡阿姨一行人人脖子上挂着绣球,手腕上系着彩带,提着五色糯米饭和艾叶粑粑满载而归。
活动当天,一批穿着朴素的大叔大妈围着一支山歌对唱队伍,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一早便结伴从南宁沙井坐公交车来民歌湖参加活动,他们说:“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民歌,很开心,这一趟很值。”
精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地赶来的游客。山东游客朱先生一边玩赏,一边用手机拍下视频。“我要把这些视频传给山东老家的朋友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壮族风情的氛围。”朱先生认为,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品牌很成功,不但让本地群众过足瘾,也让外地游客进一步了解了壮族文化,更加喜爱南宁。
全市欢歌庆祝“三月三”
今年“三月三”期间,我市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共同打造民族节庆活动,让壮乡歌海氛围更强烈,各县区以不同方式庆祝这一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节日。
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2017南宁市“民歌湖畔三月三”文化活动上,一千多名来自良庆区的嘹啰歌者唱响《歌赋天下》,唱出壮家儿女建设家乡的豪情,唱出民族大团结的时代主旋律。2014年,良庆“嘹啰山歌”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良庆区从政策、资金、环境、服务等各方面,为嘹啰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创造良好条件。截至目前,全城区有大塘镇南荣村平天新坡等10个嘹啰山歌基地,那马嘹啰山歌协会1个,嘹啰山歌歌队50多支,嘹啰山歌歌手1万多人,成为南宁市民间歌队最多的城区之一。
3月30日,以“美丽壮乡·踏歌追潮”为主题的“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武鸣上演。今年歌圩以南宁武鸣撤县设区为背景,以弘扬骆越文化为主轴,新增16项活动,共44项活动,为历届之最。武鸣“三月三”活动在保留经典项目的同时,通过进乡镇、进景区、进农家乐“三进”举措,营造出“城、镇、景、农”联动,唱响壮乡最炫民族风,带火全域旅游。
青秀区举行了“缤纷三月三 欢乐青秀行”主题系列活动,如南湖公园民俗风情展示巡游、“谁是真龙”舞龙展、壮族服饰秀等。
西乡塘区美丽南方乡村旅游区推出了壮乡民俗表演、赏花踏春、风车观赏、特色美食;金沙湖景区举办了音乐美食狂欢节、踏春游园寻宝、刘三姐与阿牛哥对山歌活动;龙门水都景区举行了梦回汉唐、汉唐·古韵选秀大赛、篝火晚会、龙鼓欢歌、竹竿舞、山歌对唱、绣球舞等系列活动,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江南区江南水街上演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烟墩大鼓”,以及其他独具壮乡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广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传承项目展示,展现“歌声唱转山和水”的盛况,彰显江南水街“民族风情三月三”的独特文化品牌。
上林的大龙湖、金莲湖、霞客桃源、鼓鸣寨、禾田农耕文化园等景区分别举办了龙母文化节、赏花、品茶、趣味农耕DIY、农事体验、有氧骑行、露营等活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全市通过多场次民族特色节目展演、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能看到广西各民族最靓丽的艺术形象,聆听到最和美的声音,感受到最和谐的人文氛围,从而优化民族团结工作氛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壮族文化增添壮乡文化自信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把“复活传统记忆、展示多彩节庆、呈现民族大美”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歌海湖景中展现出别样的壮族风情,唤起了壮乡民族的文化记忆,强化了文化认同,树立起文化自信。
民歌湖畔欢歌萦绕,无论是身着盛装的“刘三姐”与观众共演《歌赋天下》,还是“三月三”主题曲《广西尼的呀》的唱响,每一个广西民族风情歌舞节目都让人沉醉。观众林先生说,《广西尼的呀》这首歌早在朋友圈、微博和各大媒体传疯了,现场版感觉更震撼,让人感受到了在广西工作、生活的自豪感。
72岁的潘先生长期在国外生活,此次回来参加活动格外高兴。他说:“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人,这是我们民族的盛大节日,参与其中我有一种归属感。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国富民强、民族团结,非常自豪。”
百名绣娘现场献技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精美的绣品让人折服。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莫李飞前来,莫李飞很快爱上了传统的手工壮绣,不停向绣娘询问各种问题。“这种古老的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希望本民族的艺术能感染孩子,让她知道我们壮族文化的多彩多姿。”李女士说。
参加“网友看南宁”活动的热心网友也走进民歌湖感受壮族文化。上林网友罗屹表示,广西的文化底蕴不输其他文化大省,壮族文化也有独特之处,这次体验让他增强了文化自信。
民俗专家为嘉年华形式点赞
“活动通过嘉年华的形式举办,效果很好。媒体的全方位参与,全区各地同一时间集中推出,可以说有点有面,点上的精彩纷呈,面上的集中全面。”广西师范学院文化学者陈列评价说。
倾心于民俗文化的陈列分析,“三月三”年年过,今年通过嘉年华的形式,将广西各地“三月三”活动整体打包同一时间推出,无论是视觉上,还是感观上,都令人震撼。今年活动一改以往单打独斗、零散的“小打小闹”式,借助媒体效应集中“轰炸”,效果显而易见。将全区各地市“三月三”文化资源凝聚整合,打造出一张靓丽名片,面向全国、全世界。“如果说以前是‘散打式’的,那么今年这种就是‘握拳式’的,是集体发声,格局壮观。”陈列说。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天雄认为,此次“三月三”活动以嘉年华的形式推出,不仅创意好,而且效果也产生了翻倍效应。“这种集中爆发式的民俗文化过大节活动,今年是首次。原来由民众自发组织,现在政府主观介入,让少数民族同胞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郑天雄说,今年节日氛围愈发浓厚,放假6天,山村、社区、街道到处是歌的海洋,欢乐一片。不少人惊觉,原来节日还可以这么过。
郑天雄表示,通过“三月三”嘉年华平台打造广西民族文化品牌是可取的,作用是多重的。首先,民族的、特色的更能吸引人,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色化,可以给少数民族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其次,通过这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能更好地促进民族间的大团结大和谐,是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再次,通过活动推广宣传,激发民间文化爱好者、民俗手艺拥有者以及广大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热情,可以更好地传承、保护、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