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礼貌指数街头测试 问50人37人友好回应

21.11.2014  17:33

摘要提示:   走在路上,你会主动向他人打招呼吗?陌生人微笑向你问好,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是世界问候日,为了了解大家对问候的习惯方式,昨日,记者走上南宁街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行随机问候测试发现,大多数...


 

  走在路上,你会主动向他人打招呼吗?陌生人微笑向你问好,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是“世界问候日”,为了了解大家对问候的习惯方式,昨日,记者走上南宁街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行随机问候测试发现,大多数市民都能微笑回应。

  礼貌指数

  七成被问候者作出友好回应

  “你好!”昨日上午,在广西大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站,记者微笑着向一名正在候车的女大学生打起招呼。

  “你好!有什么事吗?”女生礼貌地回应记者后,主动询问记者是否需要帮助。在确认记者只是跟自己打个招呼之后,该女生微笑着离开了。

  在随后进行的随机测试中,记者分别对50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行了问候,其中有37人友好地予以回应,占比74%。这些友好回应记者问候的市民中,在校学生有10人,30岁以上的市民有27人,其余均为中老年人。面对记者的问候,他们有的直接回应“你好”并报以微笑;有的只是迟疑了一下,便作出礼貌回应。在五里亭菜市,记者微笑着向市民陈大爷打招呼时,陈大爷眯着眼睛,打量了记者好一会儿,尽管最终确定与记者并不相识,他还是十分友好地微笑着回应了记者一声“你好”。

  与陈大爷等人热情友好的回应相比较,测试中个别年轻人的反应则相对冷漠得多。测试中,面对记者的问候,有13名年轻人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怀疑记者是“别有用心”。在北湖路某报刊亭,一个年轻小伙正在翻阅杂志。记者上前微笑着向他说了声“你好”,该小伙疑惑地瞅了瞅记者两眼,抛出一句“你要干嘛,我又不认识你”便扬长而去。

   防备心重

  几乎不会主动向陌生人问候

  问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情感交流的本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平时一般只会对自己熟悉的人予以主动问候,对陌生人则很少主动打招呼。

  “跟陌生人打招呼?除非是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吧。比如问路,我就会主动跟陌生人搭讪。”广西大学大二男生小罗认为,当今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如果不是自己有所求,人们通常很少会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他说。

  市民雷阿姨坦承自己很少会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如果对方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我肯定会友好地回应,这也是做人的本分啊,礼貌回应一下是应该的。”雷阿姨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他人的态度比较冷漠。譬如小区里大家一起乘电梯,有人会主动帮忙摁楼层按钮,但一些被帮助的人反而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让人颇感寒心。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网上购物或聊天时,大家都会对陌生人发出热情的问候。“那是理所当然的呀,跟人聊天,总要礼节性地寒暄一下;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就算你主动去问候一个陌生人,对方也有可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怀疑你不安好心。”许多受访者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南宁情暖

  向陌生人问好体现城市包容性

  南宁心翔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林晓义常年从事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在他看来,对陌生人报以微笑和问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包容性和治安状况。

  林晓义说,此前他也在别的城市做过类似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比较“排外”的地区,你向他人报以微笑,往往得到冰冷的回应,这就是一座城市包容性不足的体现。此外,从心理层面分析,如果人们对外界的应激反应是抵触和冷漠的,这说明外界给人的感觉是不安全的。例如在一些动荡的国家和地区,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冷漠大于热情。“大多数南宁市民能够作出友好回应,这说明南宁是一座有包容性的城市,人情温暖。”林晓义说。

  谈到年轻人面对陌生的微笑和问候,相比中老年人更冷漠和茫然的问题,林晓义认为,这可能是由两种人群习惯的交际方式决定的。从前,手机、网络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中老年群体更习惯于人与人面对面地交流,他们早已养成这样的交流方式。而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空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受年轻人的追捧,他们逐渐习惯于用文字、虚拟表情来替代面对面的交流,甚至很多人逐渐产生了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当面对陌生的微笑和问候时,他们反倒觉得很不习惯,更不知该如何回应。

  “现在各国都有人开展类似‘放下手机’的活动,目的就是呼吁人们回归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热情问候多一些,人情冷漠就会少一点。”林晓义说,通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或许是技术手段永远无法达成的。( 黄婧 李家健 黄灵玲 黎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