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失是一把“双刃剑”

04.08.2015  20:08

  近日,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农村在外务工人数仅同比增长1%,农民工不再是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蓄水池”,人力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我国农民工的增速,从2010年起已连续4年出现下滑。对比2010年1245万的增长量,2014年我国农民工仅增加501万人。原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年初就做出判断:我国农民工不再“取之不尽”。(据8月3日《京华时报》)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而其中以海量供应的农民工为主体。也正是他们的存在,为我国商品奠定下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不断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并被称之为人口红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取之不尽”的农民工数量增速已连续4年下滑,正在走向供应拐点,而且加上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可以预见到农民工数量将出现负增长趋势。

  显然,农民工拐点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意味着廉价劳动力供应愈发趋紧,企业招工难现象将长期持续下去,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失,依靠低价商品竞争的经济发展模式,亦将一去不复返了。如此,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不能再依赖廉价劳动力拼低价市场,而是要走转型发展之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依靠技术创新和过硬质量赢得市场认可,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利润。

  可见,人口红利消失乃是一把“双刃剑”,短期痛楚难免,只要应对得当,就能跨过发展瓶颈,促使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头,难以再持续下去,人口红利消失也是迟早的事,再加上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压力、国家经济政策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叠加起来,均对企业转型提出要求。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经济强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廉价劳动力都是发展初期的现象,而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质量随之提高,人工成本也同步上升,必然要渡过低成本竞争阶段,走向更高层次的竞争。而这一现象,实际上早在08年金融海啸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尽管当时经济下滑,但人工成本却减不下来,很多工厂只得被迫裁员,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从而开启招工难的历史。

  人口红利消失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人工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优势降低等,但其也有积极的一面,能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企业管理。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机器人,用于替代人工,不仅可以节约人工成本,还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促使产品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更好,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这,也是经济强国所走过的路,且被各种成功案例证明过,亦符合科技强国的大战略。(江德斌)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