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剃龙头”看传统风俗的去与留

23.03.2015  13:30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让京城各个理发店生意火爆,凌晨5点,就有顾客赶到王府井的老字号理发店“四联美发”排队等待理发。虽然提前2个小时营业,但因顾客是平时的3倍多,很多顾客为了“剃龙头”,不得不耐着性子等上两三个小时。(3月22日《新京报》)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传统习俗,而相应的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剃头,也就有了“剃龙头”的说法,象征着新的一年一切从“”开始,开个好“”,然后一年都称心如意,事事顺遂。虽然从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说法实在有些牵强附会、不足为信,但只要这样的习俗是无害的,我们也不妨淡然看待之。更何况,从保持个人卫生和精神面貌的角度来看,经常理发也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像很多人这样,故意把理发的时间选在“二月二”这天,为了理一个普通的发型排队三四个小时,甚至还不得不面对个别理发店的趁火打劫,趁机提高理发的价格,显然没有必要。前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有年轻人没有遵循这样的“古训”,在正月里去理了发,结果正好被自己的舅舅看见了,舅舅指责他这样做是诅咒自己,结果本是亲人的两人最后反目成仇。

  如此闹剧的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其实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社会话题,那就是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的去与留问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传统习俗也是五花八门,除了一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俗,很多地方还有区域性的风俗。对于这些传统习俗,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无须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不能全盘接受照单全收。就以上面提到的“剃龙头”为例,如果只是为了个人卫生同时也顺带着遵循一下传统习俗,那么选择在“二月二”剃头理发也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是因为担心在正月里剃头理发对舅舅不利,明明头发很长了也不去理,非要等到“二月二”这天,那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说到底,对于传统习俗,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该去的去,该留的留。对于那些健康、有益、积极的传统习俗,我们不妨予以保留与继承;而对于那些消极的,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传统习俗,则该抛弃就抛弃,不能任由其对现代人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不能任由其破坏科学文明的社会风气。 (苑广阔)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