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寒假作业”走俏谁更该反思?

27.02.2015  13:37

  寒假即将结束,眼下很多“玩疯了”的学生正在为寒假作业烦恼,不少人正抓紧最后时间赶作业。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人提供“代写寒假作业”服务,而有些代写团队临近开学,价格较刚放假时涨幅达10倍。(2月26日《北京晨报》)

  代写寒暑假作业早已有之,舆论也曾多次围观过,希望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一些地方也为改变这种现象做过努力,比如布置一下体验性、实践性等“无字作业”,可从今年代写作业依然“火爆”的情况来看,说明进行这种作业改革的学校并不多,学生不喜欢做寒假作业的现象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毋庸置疑,布置寒暑假作业的目的,无非是害怕学生几十天不做作业、不摸书本,忘了过去学习的知识,是想让学生通过做作业来温故知新,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这一初衷毫无问题。可问题是,我们的寒暑假作业几十年一贯制,都是些抄抄写写的活儿,而老师对待寒暑假作业的态度也是马虎了事,在批改时往往连看都懒得看,画上一个大大的“”字就算完成任务。这种任务性、程式化的作业了无新意,也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更别说达到什么温故知新、巩固知识的目的了。而“聪明”的学生也很快就会发现老师对寒暑假作业的敷衍态度,不仅不会把寒暑假作业当回事,反而会认为这是一个负担,找人代写作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有专家称,对这种代写作业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反思,都应该改进。不过,从上述分析来看,造成学生不爱写作业的根本原因乃在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叫学生去反思、改进,显然是开错了药方。所以,对这种代写作业的现象更该反思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

  说到底,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能力,布置寒暑假作业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可我们的学校、老师却偏偏热衷布置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只能说明学校、老师仍然没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仍然抱着教育行政化、简单化的老框框,才习惯性地给学生布置一大堆作业,才不愿意在创新型、思维型作业上动脑筋、下功夫的,要怪只能怪教育者,而不能把板子打在学生的屁股上。换言之,布置寒暑假作业理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在这个问题有了足够、清醒、统一的认识,就不会在布置抄抄写写的作业这一棵树上吊死了。

  其实,国外的中小学生也有寒暑假作业,但人家的作业大多是课题型、论文型、动手型的,这样的作业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简单地复制课本知识,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提炼出新的认知,可以说,这种作业对学生不仅没有任何负担,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么好的作业方式我们何不拿来一用呢?(孟木二梓)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