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将举办30周年庆祝活动

07.11.2014  21:02

    新华网南宁11月7日电(何程 韦如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倍!财政收入增长88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4倍!……作为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今年将迎来自治县成立30周年“生日”。2014年11月23日—25日,罗城将举行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充分展现罗城30年经济社会建设辉煌成就和仫佬族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城县委宣传部介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年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罗城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3年底,罗城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与自治县成立之初相比,均实现30倍以上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36.48亿元,是1983年的49倍;财政收入2.7亿元,是1983年的89.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是1983年的1455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是1983年的88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是1983年的34.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485元,是1983年的46.7倍;目前,罗城初步形成以矿产品、农产品、林产品加工、水泥建材、水资源开发等五大特色民族工业发展格局。

    据介绍,罗城即将举办的县庆庆祝活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按照“隆重热烈、规模适度、节俭务实”原则,精心组织县庆系列活动,以达到“平安、快乐、发展”的县庆目标。罗城县庆主要活动概况为“五个一”,即一个庆祝大会、一场民族歌舞表演、一个成就展、一个经济座谈会、一个慰问活动。为把县庆办成民族团结、人民得利、群众满意的盛会。近年来,罗城精心谋划了总投资60亿元的88个的重大建设项目,目前大批惠民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为突出“文化县庆”,县庆期间,罗城还将举办民俗巡游展演、原生态依饭文化活动展示、首届野生毛葡萄酒节暨野生毛葡萄发展论坛、走坡歌圩、书画摄影展、民族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六项特色庆典活动,充分展示仫佬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据介绍,罗城在此前还组织编撰出版了《仫佬族通史》、《仫佬医药》、《仫佬族文物》、《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仫佬族卷》、《罗城诗词选》、《罗城百年实录》、《仫佬山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书籍,拍摄《大美罗城》、《仫佬千年》等一批电视宣传片和微电影,出版《神奇仫佬·大美罗城》等画册。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始置县,1952年天河、罗城两县合并称为罗城县,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辖7镇4乡,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目前总人口38万人,其中仫佬族12.55万人,占33.5%。罗城民族风情浓郁独特,仫佬族“依饭节”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围屯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