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制办、市金融办举办全市小贷担保行业仲裁知识培训班,引导企业多渠道解决金融纠纷

30.03.2015  14:48

  为贯彻落实好市政府关于多渠道解决金融纠纷的精神,近日,南宁市小贷担保行业仲裁知识培训班,由市法制办、市金融办主办,南宁仲裁委员会、南宁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南宁市融资担保行业协会承办。南宁市180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特点,由广西建设银行高级法律顾问、南宁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全国知名金融讲师宾爱琪作了《小额贷款担保审查与风险控制》的专题讲座。宾爱琪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经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在国有大银行工作的宝贵经验,通过具有代表性、实践中易出现风险的案例为背景,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大家寻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在信贷、担保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提高实际工作中发现潜在风险的能力。

  培训第二部分针对企业对仲裁制度以及仲裁具体程序不熟悉的情况,由南宁市法制办副主任、南宁仲裁委员会委员、南宁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蓝旭高作了《仲裁特点及程序介绍》专题讲座。蓝旭高副主任详细讲授了仲裁制度的特点、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纠纷中具有的优势,并就如何申请仲裁、仲裁流程、仲裁费用、仲裁期限、仲裁协议签订、仲裁执行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蓝旭高副主任还针对当前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小额贷款公司纠纷时常遇到的债务人故意躲避债务导致仲裁文书多次送达不到进而影响到案件审理时间的问题,特别提醒参会企业,为防止这种这种情况发生,快速实现企业的合法权益,建议企业最好在签订合同时就在合同中确定好合同各方的送达地址,并当场给在座企业讲解了地址条款的写法。

  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文件出台后,小额贷款商业模式在全国各地先后确立并运行。南宁作为广西金融中心城市,在南宁市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南宁市现有小额贷款公司114家,融资担保公司65家,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国共有8,791家小额贷款公司,实收注册资本8,283.06亿元,期末贷款余额9,420.38亿元;同期广西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12家,实收注册资本250.53亿元,期末贷余额358.30亿元,平均单个企业注册资本约为8,029.81万元,实收资本总额在全国排名第14名,期末贷款规模居第9名。这些企业为南宁市金融市场的发展繁荣贡献了巨大力量。与此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体制创新的产物,由于各项业务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因此在出现纠纷时往往出现现有法律难以进行界定处理的情形,给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带来许多困难问题,纠纷不断增多。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8日,南宁市共计28家小额贷款公司上报在审数据,累计案件143宗,涉案总金额4.6亿多元。南宁仲裁委员会2014年受理各类金融案件94件,涉案总标的额4.6亿元,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案件9件,涉案总标的额4296万元。

  仲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专业、高效、保密、便于执行特征。南宁市法制办、南宁市金融办、南宁仲裁委员会、南宁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南宁市融资担保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此次培训,旨在通过向企业讲授信贷风险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仲裁特点和程序,帮助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拓宽纠纷解决的途径,了解仲裁、选择仲裁、运用仲裁快速解决小额贷款纠纷,进而促使仲裁在今后的金融纠纷中得到更多的运用,为全市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仲裁法律支持。通过本次培训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防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了仲裁的特点以及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纠纷具有的独特优势,为企业解决纠纷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