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体育新框架(体坛观澜) ——关于体育改革如何落到实处的思考之四

12.01.2015  20:26

    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深化体育改革的信号“喷薄而出”。“协会实体化”换挡加速,足球项目再当“改革尖兵”。种种迹象表明,固守多年的体育管理体系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诸如管办分离等改革,似要步入“动真格”的时刻。

  某种意义上,国家体育总局的表态,与其说是对中央巡视组意见的落实,倒不如说是社会大环境的倒逼。2014年,一股自上而下的改革外力,让体育系统无法再徘徊观望,身为改革“主角”,理应拿出与之匹配的魄力与行动。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坦言,现在体育改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难度越大、阻力越强,越是考验改革者的智慧与勇气。从1992年“红山口会议”算起,以足球职业化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为何成效不尽如人意,有些环节停滞不前,有些环节甚至越改越乱?穿透这些表象,必须正视体育运行体系的根本症结。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的发展框架,定位于金牌生产的价值坐标系。本应充分吸纳、鼓励各级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搭建的体育网络,被项目中心与单项协会“合二为一”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所取代。这种身份交叉,带来行政惯性与资源垄断,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无论是职业联赛频现的乱象及其深层矛盾,还是管理部门在赛事举办上“与民争利”等,无一不是行政与市场博弈、体制与发展冲突的例证。

  如果以北京奥运会为分水岭,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向,投射出国人体育诉求与视角的多元变化。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足以划定体育界“二次创业”的起跑线。能否顺势而为、革新求变,是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考题。从这个角度看,重构体育框架,源自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驱动,也是改革推动结构转型的时代命题使然。

     体制变革不是“一锤子买卖”,系统工程绝非朝夕可就。目前,部分非奥项目协会最先迈出脱钩体制、独立运行的步伐,但人、财、物等改革细节仍待优化。必须看到,市场价值高、有影响力的主流项目,与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离”还相距甚远。如何跨越从纸面到落实的鸿沟,取决于清晰的顶层设计,也有赖于配套政策的细化与跟进。

  正所谓不破不立,打破体制藩篱,从表面看是“动自己的奶酪”,其实是为体育界自身释放发展空间、激发更大潜力。对比经济、文化领域,体育改革已落后不少,任何囿于局部利益的推诿、任何只想修修补补的迟疑,都只能再度贻误发展时机,人们期待中国体育的实质性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