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月三”的外号叫什么吗?

09.04.2016  18:22

核心提示

      随着“三月三”的到来,不少人或许正在赶往参加“三月三”活动的路上。但提及“三月三”的来源和相关故事,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对此,记者通过采访民俗专家,为大家揭秘“三月三”的相关故事。

      “三月三”又叫做歌婆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而“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在壮语里叫“双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提到歌圩,就不得不提刘三姐。据介绍,刘三姐生于唐朝,被人称作歌仙。而“三月三”除了对山歌外,其留传下来的美食、民族技艺等也颇受众人的喜爱。

      对唱山歌

      歌圩成了

      壮族群众的心头爱

      在壮语里,歌圩除了叫“双龙垌”外,有的地方还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广西之所以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歌文化,和刘三姐的传说分不开。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

      后来刘三姐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而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宏伟壮观。

      悲欢历史

      待嫁女不能唱山歌

      古代赶歌圩曾被禁

      “三月三”除了有盛大的歌圩外,也是祭祖扫墓的时节。据民俗专家介绍,“三月三”和我国古代的上巳节有深厚的渊源,“上巳节”又叫“修锲节”,是民间一个祛祸祈福的节日。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三月》中记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而宋人周去非也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上巳节”的习俗从中原延伸到边疆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例证。

      每年的“三月三”,不管是哪个民族,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以至于歌圩发展到后来,不仅成了青年男女唱歌传情、结缘的活动,还有衍生了抢花炮、演壮剧、舞龙舞狮、斗牛、斗彩蛋等文体活动。然而传统歌圩也曾受到封建统治者的严令禁止。清朝乾隆年间修纂的《柳州府志》四十卷就曾有记载,未婚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山歌是不知“廉耻”,这个习俗应当禁止,清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彦章在任广西思恩府(治今武鸣)知府时,也对当地歌圩严令禁止。尽管如此,封建官方仍无法阻挡百姓对于赶歌圩的喜爱和热情。

      1984年,广西开始筹备第一届““三月三””歌节,当年4月3日,歌节在南宁市人民公园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南宁、百色等地的482名歌手,以及5000多名各界群众参加了活动。当年,邮政部门甚至为此发行了纪念日戳卡,如今已成为集邮界珍品。此后,“三月三”歌节陆续在桂林、柳州等市举办,最后固定落址南宁,并成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而到了2014年,涉及广西所有世居民族的“三月三”终于成为全区人民的法定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