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依托党建“引擎”推动“生态乡村”建设

30.04.2015  16:12

  河池日报南丹讯4月28日一大早,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的村民们没有像过去一样各自外出干活,而是在党员宋光泽的组织下,对房前屋后的道路进行清扫,并给树苗浇水。宋光泽说:“下街屯搞‘生态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党建’。在党员的带领下,村民自觉爱绿护绿,村里美了,游客多了,大家的日子也更红火了。”
  
  在该屯党员活动室,笔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屯里依托“党员能人带富”工程,有效带动了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目前,绿色“巴平米”种植面积达11200亩,年产“巴平米”5000吨。2014年,种植油菜3000亩、格桑花130亩、油葵30亩、荷花20亩,建成花圃300平方米,瑶山鸡存栏6700羽,开办农家乐9家;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932元,比全县水平高出20.5%,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小洋楼”,60%的村民家都买有私家车。
  
  下街屯是该县依托党建“引擎”推动“生态乡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去年以来,该县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乡村”建设的“第一引擎”,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生态乡村”建设的首要抓手,将农村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里,全面推行“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党员+农户+产业”等创业带富模式,带动生态林业、生态养殖、特色种养等产业迅猛发展。关上村、巴平村、同贡村等一批党建示范村、党建小康村相继涌现。
  
  据统计,“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有3000多名农村党员投身于生态产业建设、旅游业开发等,发展农家乐107家。同时,该县立足打造田园村、特色村、景观村,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构建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新格局。
  
  打造“生态化”基层党组织阵地。按照“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统一建设”的原则,加大村级阵地建设投入,实现农村活动场所标准化、村务管理规范化、服务设施配套化,综合功能精品化。2014年,该县新建成村级党支部活动场所16个、村级篮球场14个、农家书屋5个,使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得到巩固和提升,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新建活动场所的功能示范作用,培育群众的生态文明素质,提升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时下,走进吾隘镇同贡村同贡屯,白墙红瓦、整齐划一的特色民居,郁郁葱葱的树林,纵横交错的硬化路、沟渠,绿油油的无公害蔬菜……一幅崭新的乡村画卷跃入眼帘。当地村民们说,屯里之所以有喜人变化,村党支部的强力引领功不可没。
  
  同贡屯是该县在“生态乡村”建设中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村屯之一。该县立足生态产业发展基础,结合群众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全面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立集中学习、经验交流、现场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促进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学技术、学知识的过程中向懂市场、通信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化。同时,积极引导村民改变陋习,成为懂科学、讲文明、爱生态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展农村党员培训151期,培训农村党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共3140人。(田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