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行动”折射高铁线路规划弊病

28.11.2014  12:35

  邓州和新野是河南两个相邻的县,联系一直很紧密,用两地老百姓的话来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如今,为了高铁站将来能落在自家地盘,这两个邻居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新野民间高调地掀起了“保卫高铁”运动,还组成了“新野保路联盟领导小组”。而邓州的老百姓则发起“反击”,不少远在外地的邓州人迅速联合起来,拉起横幅声援家乡“争夺高铁”。面临郑万铁路这个“历史性机遇”,两地政府同样没有置身事外。从官方的回应来看,在争取这条联系西南和中原地区客运快速通道的博弈中,双方手中都握有“底牌”,各持理由和优势。(中国青年报 11月26日)

  应当说,对于郑万高铁所经地方带来的便利和发展等机遇,从而由此带来的相关地方高度期望高铁从当地经过的情之切、意之浓,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问题是,新野县和邓州市却不管是从民间到政府,为什么都要掀起这场轰轰烈烈的“保路行动”呢?

  众所周知,包括高铁线在内的有关道路的修建,严格说是一项高度规划和严肃的事情,何时修建,如何修建,从哪里经过,是有相关严格标准的,不容多少个人因素、地方人为的因素就可随意争取的。

  但实际上,多少年来,不管是铁路的修建、高速的修建等,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大型道路的修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各相关地方的争抢行动。比如此次的新野和邓州两地得“保路行动”,都是这些争抢行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此次的新野和邓州两地得“保路行动”,把这种争抢更直接的表现出来,而且也不无凸显这种争抢的白热化。

  而导致这种争抢白热化的现实语境是,在许许多多的类似工程项目中,由于争抢(强力争取)而得到好处或好处明显的事例比比皆是。甚至说有些项目在地方争抢下,由于个别人的意志和干涉下,就成功地实现了改动。原本严肃不容多少改动的工程,却由于强力争抢等最终让项目规划部门有效改变规划(计划)线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就说明高铁等原本严肃的项目,在实际执行中缺少了一定必要的严肃。

  退一步讲,即便说一些高铁等项目确实有必要在规划和执行中,根据规则和实际等因素需要进行些许的改动。但问题是,为什么很多项目的改动不是上级设计和执行部门主动地纠正,而是在地方轮番、立体式的做工作和陈情,甚至更复杂的运作之后才予以改动?原因也许不少,但很重要的一点,恐怕与上级设计和执行部门在前期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工作不足够仔细、情况不足够掌握、论证不足够充分有着莫大的关联。换句话说,这反应和折射的是有关方面在高铁等项目的早期设计规划过程中的工作作风不足够严谨、责任心不够强,甚至有某种利益交换。

  就这些而言,此次“保路行动”,与其说是地方的迫不得已自发行为,不如说是由于高铁等在规划建设中的执行不够严肃,相关人员和机构责任工作不细、责任心不够强等弊病的存在引起的。这需要各方深思反省。

  类似对高铁等项目的争抢,对地方来说无可厚非而且必须,但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这样无疑就是不必要的巨大社会资源浪费。而这,仅仅是由于有关项目在规划和执行的严肃性和责任心不够高。目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反腐和强力改进机关作风。希望在这样的东风下,各级各部门都能严肃工作、增强责任心,不再出现或尽量少出现类似的由于高铁线路定线(改线),而发生的“保路行动”等空耗社会资源事件发生。(余明辉)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