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3案例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全国上千案例参评

15.01.2016  10:29

  广西有3个案例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记者昨日获悉,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日前在京举行。活动于共有来自全国的1200多个案例参评,最终有14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个人脱颖而出获表彰。其中,广西的建立多元办园机制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广西教育厅)、众创空间教育平台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创造者”(柳州市教育局)、校企合作系统化培养壮锦民族技艺人才(广西纺织工业学校)3个案例获奖。

  获奖案例1

  首创多元普惠办园新机制缓解“入园难

  广西从2011年开始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将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解决“入园难”问题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据统计,到2013年,全区幼儿园有8029所,比2010年增加2680所,增长了50%,“入园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2014年,广西公办幼儿园仅有1265所,仅占幼儿园总数的12.3%,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如何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为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广西创新开展  “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创新多元办园体制,鼓励国有企业、优质公办幼儿园、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按照有关办园标准举办多元普惠幼儿园;并建立激励政策,引导中低端民办幼儿园发展成多元普惠幼儿园,提高全区公办幼儿园和多元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全区2014年—2017年规划发展4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2014年秋季学期起,自治区财政设立多元普惠幼儿园补助经费。对全区多元普惠幼儿园予以生均每年200元补助和3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

  目前,广西已认定和扶持3042所星级多元普惠幼儿园,落实多元普惠幼儿园一次性奖补资金和生均补助资金3亿元,惠及幼儿60万名。全区共组建了178个学前教育集团,带动58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优质发展。

  获奖案例2

  中小学校众创空间教育平台的推广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学生将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创造者”。然而,在学校实验探究的课程中,教师仍占主导地位,知识仍是以“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缺乏发问的能力和意识。这种“低效探究”“泛活动性探究”的不足日渐明显,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上有所缺失。

  众创空间教育平台的搭建将提供创新教育专用的空间、设施、理论体系,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课程项目和自我主导的课题,学生将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创造者”。平台为创客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卡魅实验室(“卡魅”是英文CAME的音译,意为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和设备应用于教育、服务于教育),包括环境设计、设备设施、学习方案、项目制定、导师指导等全套解决方案,提供线上线下,即慕课(MOOCs)+集思(GIS)于一体的完整的学习模型。

  2015年,柳州市教育局基于现有中小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完成先期试点的11所中小学校众创空间教育平台的搭建,将计算机教室或科技实验室全面升级为“卡魅实验室”。

  目前,平台不断融入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丰富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与内容,在各项教育价值实证性研究、测评体系中表现良好,为柳州市中小学校下一阶段全面推广平台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获奖案例3

  校企合作推动壮锦民族技艺课程系统化

  “壮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纺织类专科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不仅需要从文化层面解决“壮锦文化进课堂”的问题,更需要从纺织现代技术、信息化手段的融合等技术层面,解决如何将壮锦技艺传承与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问题。

  对此,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重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壮锦文化系列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改革壮锦技艺传承模式,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壮锦织造工艺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推动壮锦技能教学“产学赛训”互促,以产促学、以赛促评,创新评价方法。(记者 赵金玲 通讯员 周仕敏)

编辑:梁丽玲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