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4.10.2017  15:41
  50多年前,一些充满爱国情怀的东南亚国家侨胞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武鸣华侨农场)成为了部分归国侨胞的安居之地。此后,这些归侨、侨眷与当地群众一起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积极参与侨区的发展建设。现在的东盟经开区道路纵横交错、环境整洁优美、高楼鳞次栉比、百姓安居乐业,成为了一座崭新的生态宜居之城,归侨侨眷的生活幸福指数也随着开发区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升。

  如今党的十九大日益临近,也让东盟经开区上下有了新的期盼,希望党的政策能更实惠、希望开发区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人能过上幸福生活……10月11日,记者在东盟经开区采访了部分归侨侨眷和广大干部职工。

  “我要做纽带,把党的政策带给群众

  10月11日,东盟经开区华侨城居委会的黄国祥一大早就开始了忙碌。这天,华侨城社区的居民来找他咨询社会保障的事。“现在党的政策好,无论是教育资助、社会保障,还是医疗救助,都能给居民带来实惠。”黄国祥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是印尼归侨,他从小在这里生活,对于家乡的变化感触颇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整洁宽敞的马路,高高伫立的大楼,从前破落的平房早已不见,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黄国祥说。201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归侨侨眷,一直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我们扶持,才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现在,黄国祥在华侨城社区居委会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社区工作直接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落实,而我选择当一名社区工作者,就是希望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让党的政策惠及更多的群众。

  对于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黄国祥希望,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能持续重视、关注侨区的民生,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归侨侨眷们的生活质量,让广大侨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有了国,才有家

  每逢周一、三、五,住在东盟经开区华侨城社区的印尼归侨林庆忠,都会与社区其他归侨侨眷一起到广场上跳印尼舞。“跳舞是印尼的风俗,现在生活好了,每天无忧无虑,开心时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跳舞。”林庆忠笑着说。

  1960年,年仅10岁的林庆忠与家人辗转回到祖国,被安置在当时的武鸣华侨农场,一生活就是半个多世纪。而多年间,周遭的事物不断发生变化。“以前这里就像一个村子,到处是平房,门前就是菜地。”林庆忠回忆道,“这几年就不一样了,祖国日益富强,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所以一切都越来越好,高楼大厦建起来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

  从每天吃饭都成问题,到无需为“”操心;从30平方米不到的平房,到住进120多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楼;从生活窘迫到丰衣足食……林庆忠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林庆忠激动地表示:“以前大家都想着往外闯,我们留了下来,可是我们的生活却比他们更好。所以要感谢祖国,感谢党,是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个家。相信党的十九大一定能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党的政策好,致富才不用愁

  说起党的政策到底带来了多少实惠,东盟经开区宁武农场庆隆队的职工李珍感触很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惠农的力度,全国各地农业示范区随之建起,东盟经开区宁武都市农业(核心)示范区便是其中之一。自规划建设以来,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东盟经开区紧紧围绕发展都市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示范区进行开发建设。

  得益于东盟经开区对农业示范区的大力建设,宁武农场从一个普通的小农场,成为了核心示范区,而李珍也从中收获不少。“过去农场职工‘各自为战’,种什么好、什么不好,没有谁能说得准,销路更不好解决……”李珍说,在示范区的统一规划与建设下,如今所有都被合理地安排在了规范化的制度中。“我们只管种植,别的都由示范区来负责,再也不用担心销路。

  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李珍对党的十九大更是充满期待:“惠农政策好,我们生活也跟着好起来,希望党的十九大后会有更优惠政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