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赏音乐,学知识玩游戏……与市民共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广西博物馆端出“丰盛大餐”

14.06.2017  13:04

市民们带着自己的“宝贝”让专家鉴赏。

非遗小达人”围观工作人员打油茶。

 

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文 苏华/图

民间收藏品鉴赏咨询、古琴音乐会、“馆长说宝”线下沙龙、“非遗小达人”体验……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博物馆以“交流出新知、体验促传承”为理念,在馆内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加,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之美

壹   看收藏辨真假

一年一度鉴宝活动引市民关注

广西博物馆一年一度的经典品牌活动——民间收藏品鉴赏咨询,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关注。6月10日9时许,广西博物馆已是人头攒动。不少市民早早赶来排队取号,只为能和收藏专家面对面交流,让专家给自己收藏的宝贝做个“诊断”。

鉴赏内厅,专家们按照“陶瓷类”、“书画类”、“金属类”“近现代类”分别登场,开始对各式各样的民间藏品进行“面诊”。

民间藏家张先生扛来了一箱宝贝,包括瓷器、书画、钱币等。鉴定结束后,张先生举着一枚钱币说:“我的这枚钱币被专家认定是秦国秦始皇时期的‘半两钱’,价值不可估量。”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枚钱币是他从咸阳一个工地收来的。“收了一堆,也花了几千元。”谈起收藏的经历,张先生深有体会。张先生说,他从一开始“买买买”,花了不少冤枉钱,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后,找到了好东西,又开始“卖卖卖”,几番折腾但也有乐趣所在。

记者发现,和往年的鉴赏活动老年人居多的现象相比,如今有了不少年轻面孔。今年刚满18岁的小韦,就带来了两个“瓷枕”,被专家认定为老物件。小韦告诉记者,他的家人也都爱好收藏,耳濡目染之下,目前尚在求学的他就踏入了收藏行列,主攻钱币收藏。“我自己也买了一些钱币在家研究,这次的‘瓷枕’是帮家人拿来鉴定的,也算是一次学习。”80后方先生喜欢喝茶,爱上了茶具收藏,不过,他这次带来的几个茶杯,都被专家鉴定为现代工艺品。对此,方先生坦然面对,他说:“在收藏方面,我还须多加学习。

贰   听古琴赏壮锦

感受音乐和非遗文化的特别魅力

古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早在2003年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上广西博物馆三楼,由广西博物馆主办、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古琴音乐会座无虚席。

6月10日,来自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古琴演奏家们,演奏了《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等古琴经典曲目。此外,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古琴班的孩子们为观众献上了《秋风词》。记者注意到,音乐会上,听众上至古稀老人,下至稚嫩孩童,大家都沉浸在“声声慢”的古韵旋律中,氛围清静幽深。

除了古琴音乐会,广西博物馆还推出了“馆长说宝”线下沙龙活动,为市民们介绍了另一种独具广西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记者了解到,从去年5月起,广西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运用网络微视频的形式,特别策划了“馆长说宝”节目。馆长吴伟峰亲自担任主讲人,为观众解读文物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蕴含的特色魅力。6月10日,“馆长说宝”的第一期线下沙龙活动举行,吴伟峰与慕名而来的30名市民们近距离互动交流,以广西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聊起了“非遗”的那些事。

叁   玩游戏学知识

小朋友也有好玩的,还有亲子课堂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不要以为只有适合大人的节目。因为适逢周末,广西博物馆还贴心地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非遗小达人”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文化遗产知识。6月10日上午,一群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锦屋”探秘织锦,在戏台前跳起了“板鞋舞”,还去壮楼上打油茶。

油茶因其味道浓香甘甜而美名远扬。在广西博物馆,大家不但可以品尝到油茶这一风味小吃,还能够领略到广西少数民族的待客风情。油茶拥有别具一格的传统制作工艺,被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看到工作人员“”出香味的油茶后,忍不住地咽着口水,大呼神奇。

工作人员边打油茶边向小朋友们普及油茶文化知识,“油茶对人健康有益,油茶具有健胃消食、提神醒脑、祛湿避瘴之功能。其中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碱,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油茶中的生姜驱寒湿,大蒜消毒。要知道,这可是被乾隆皇帝称为‘爽神汤’的特殊饮品呢……

此外,广西博物馆的亲子手工课堂也推出了新主题。在本期亲子手工课堂中,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让孩子们尝试了特别的“皮影DIY”。

6月10日这一天,广西博物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不少市民感叹,来广西博物馆度过的时光太有意义了,老少皆宜,适合“合家欢”。

【专家提醒】

假的多真的少,市民收藏要谨慎

市民们对鉴宝活动非常积极热情,对此,收藏专家有一些特别提醒。

收藏专家蒋廷瑜建议,市民收藏不要仅盯“升值”,一上来就问“值多少钱”,而应凭着兴趣爱好认真钻研藏品,学习收藏知识。“鉴宝活动开展这么多年,我看到的都是假的多,真的少,市民收藏要谨慎。”蒋廷瑜说,“其实来这鉴宝的市民,心里大多是有疑问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真东西很少。真正持有精品的藏友,轻易不会拿出来。

瓷器方面的专家张凯也表示,瓷器一向是造假重灾区,鉴宝活动现场,他们看到的大多数是现代工艺品、仿品,老东西很少,“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瓷器偶尔也会有,但大多数是民窑烧制,极少官窑的精品。

当天鉴赏活动的数据也印证了专家的说法(详见“鉴宝数据”)。

【鉴宝数据】

大部分藏友所藏皆非真品

●“书画类”共鉴赏27件,其中清末罗芳花鸟立轴两幅,现代刘炳森书法一幅,清末垚階兰花册页为真品,收藏价值较高,大部分藏友的藏品为仿品及印刷品。

●“杂项类”共鉴赏91件,整体上没有出现高收藏价值的藏品,其中,现代工艺品及仿品多、真品少,反映出市场上假货多,藏友鉴赏能力偏低,盲目收藏。

●“金属类”共为68位藏友鉴赏,主要以钱币为主,钱币共200余枚,造像10余座,铜炉10余件,石器10余件。其中真品——钱币为50余枚,铜炉是0件,石器为3件。

●“瓷器类”共接待了藏友51人次,带来了163件陶瓷及玉器163件,主要藏品类型为瓷瓶、瓷盘等,其中有18件经过鉴定为真品,真品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为主,其余均为现代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