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6万元买两个不会用的“关键词” 后悔莫及

09.01.2015  20:22

买两个不会用的“关键词”花了6万块

听说以后是互联网时代,抢注“关键词”有无限商机,她头脑一热就掏钱了

做五金生意的她对网络不熟悉,“关键词”派不上用场,她又后悔了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核心提示

花6万元买的这些‘关键词’,对我一点作用也没有啊!我感觉被骗了!”1月5日,在南宁做五金生意的覃女士说,她于去年11月份受邀听了一场“抢注关键词”的峰会之后,糊里糊涂购买了两个“关键词”。过后,她觉得这种“关键词”对自己的生意毫无用处,感到上当受骗。

抢注

买两个“关键词”花了4万元

覃女士说,去年11月29日,她意外收到一个来自广西南宁企商动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话邀请,让她到某宾馆听一场“高端峰会”。覃女士觉得会上或有商机,于是就去了。会上人声鼎沸,她只听到有人说,互联网未来将如何发展,因而抢注一些“关键词”将有无限商机。受到现场人员的鼓动,覃女士拿出银行卡,当场就刷掉了4万元,工作人员根据她的生意,给她“抢注”了“广西家装”“东盟餐饮”这两个关键词。

后悔

不会运作“关键词

覃女士回来以后,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里人。没过几天,她上网搜索了相应关键词,果然发现打开一个页面平台,上面公布有自己的手机号码。接下来,她还接到一些“客户”的电话,表示想在她的“广西家装”平台上投放广告,但是需要该平台注册8年以上。接着,该信息技术公司的一名黄经理就来电话回访她,是否有客户找上门来。覃女士如实回答后,黄经理又告诉她,一般注册5年是不太有用处的,让她再加2万元升级到10年。覃女士为此又交了2万元。可是接下来,她就再也没收到什么音讯了。

做五金生意的覃女士不禁怀疑起来,这样的平台,这样的“关键词”,对自己的生意有多大作用?她咨询这家信息技术公司,只是被告知“你还需要自己运作”,否则哪能轻松就有回报。覃女士感觉被骗,就要求对方退款,但对方不愿意退回这6万元。

交涉

公司帮忙“转让

1月5日上午,记者和覃女士一起来到了广西南宁企商动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覃女士在现场也已经报警求助。最后,这家公司的经理表示,愿意跟覃女士协商退款事宜。公司一名负责人当场表示,等帮覃女士“转让”了她的关键词,就把钱退给她。下午覃女士再次联系该公司这名负责人,对方已经不再接电话。

记者就此咨询了有关法律人士后得知,虽然从协议上看不出任何强迫和违反签订人意愿的痕迹,但是各地法院都曾开庭审理过多起类似案件。

广西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韦开林介绍,类似这种抢注域名、关键词的行为,一方面这类“关键词”只能在很小的范围能被查询得到,有些甚至没有与互联网链接。另外,不管是在手机上还是电脑上,网民大都习惯于在较大的搜索平台进行关键词搜索,平台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关键词”的价值。

对于关键词是否具有如此高的投资价值,3G产业联盟秘书长项立刚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词有价值首先要被大量的人在搜索,如果关键词是建立在某个很小的搜索平台,那么关键词就几乎一文不值。

韦律师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那些陌生的来电和短信邀请,参加所谓的峰会、论坛和讲座,以防范一些不良网络公司的营销或诈骗。投资前最好能在网络或到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确认其合法性,否则一旦掉入陷阱,维权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