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24.08.2015  11:29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和频繁流动,兴宁区以“网格化管理”为突破口,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全面铺开”的推进方法,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划分网格  定人定户管理

  兴宁区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按照“五定”工作制度,确定“网格化”管理模式。

  “定人”,即根据流动人口比例500∶1配备要求,由街道、村(社区)充实协管员队伍力量,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定岗”,以居民500人或房屋200户左右为基数,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至少投入2名网格员,实行定人、定户管理;“定时”,采取错时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办事需求;“定责”,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实行出租房屋“一户一档”的建档管理制度,根据公安局统一门牌编排规定,将流动人口身份、暂住情况等信息设置为必选项,实现对流动人口信息的一次性采集;“定量”,对日常工作任务进行量化、标准化,合理确定每天、每周、每月应当完成的任务基数,统一纳入城区综治工作进行考核。

  拓宽平台  创新服务方式

  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高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水平,兴宁区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辖区流动人口密集的商贸中心区、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地开展居住证信息外网采集受理点建设,使原来只能到派出所办理的涉及居住证办理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延伸至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便捷服务,解决流动人口信息不能共享的“瓶颈”问题,通过“一点采集,多点共享”,逐步实现涉及流动人口各部门信息的互联共享。

  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针对流动党员差异性大、流动性强、分散性突出的特点,兴宁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成立了南宁市首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学习培训、进行实用技术指导以及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活动等有力举措,让每个流动党员都成为一面流动的旗帜,充分发挥先锋示范作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较好地形成了外来务工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新格局。

  兴宁区还整合资源,将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各类工作站、活动站、服务站等全部纳入社区工作站。实行“网格化”管理,转变过去传统社区的“分散型”“粗放式”管理为“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工作效率最大化”的预期目标。该城区原流动人口专管员身份转为社工后,享受社工待遇,缓解了城区流动人口专管员人员不足、待遇偏低和流动人口登记清查工作唱“独角戏”等困境。

  帮扶关爱  共创繁荣和谐

  该城区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力量,对困难流动人口家庭开展特困户定点帮扶活动,对重病残疾人员进行“互助、自强”帮扶,对低保、下岗等困难流动人口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营造共居一地、共渡难关、共创繁荣的和谐氛围。

  流动人口办通过联合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成立“党员义工”、社区“爱心小分队”、大学生服务队、精神文明宣传队等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建筑工地开展“一样的绿城下,一样温暖的家”和“南宁是我家,和谐你我他”等主题宣传活动。

  除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困难家庭帮扶慰问外,该城区还及时调整、充实、更新困难流动人口家庭信息库,把精神关怀贯穿到帮扶活动。对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入人口,主要引导他们增强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重病残疾人员进行“互助、自强”帮扶,对低保、下岗等困难流动人口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与社区常住人口“同服务、同管理、同宣传”工作。

  社区(村)协管员以入户调查、安全检查、发放宣传手册等为手段,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在基层村队则由综治委(办)牵头,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主力,充分发挥治保、调解、治安联防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地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切实让外来人口感受到居住绿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记者  朱新韬    通讯员 邓倩云)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