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法院加大“老赖”曝光力度 失信惩戒显威力

16.10.2015  21:08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韦仲达 通讯员 唐兴中 潘俊秀)有钱不还债,照样能每天享受生活?对“老赖”们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为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新气象。今年以来,兴宁区法院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与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打响了失信惩戒的攻坚战。通过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向失信者施加法律威慑,让恶意规避行为无处发力,给债权人送上一颗“定心丸”。

   限高令“召回”老赖

  “失信记录让我飞机乘不了、软卧坐不了,简直寸步难行,我保证履行义务,麻烦你们消除我的失信惩戒……”8月17日上午,被执行人广西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东在兴宁区法院执行法官面前焦急又老实地作出了承诺。王东曾试图规避执行玩“遁走”消失,最终被法院一纸限制高消费令“召回”。

  广西某物流公司诉广西某科技公司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判决生效后,科技公司迟迟未按判决书履行义务,物流公司遂向兴宁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法官却发现被执行人科技公司名下无银行存款、无房产、无车辆、无办公场地,就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东也下落不明。而该公司名下的机器设备,因其操作专业性高、价格高昂,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也无法通过司法拍卖实现。法官通过种种努力与王东取得了联系,但他为了规避执行隐匿行踪,躲在了千里之外。

  面对执行僵局,兴宁区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将被执行人科技公司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王东发出了限制高消费令。王东在机场登机时因存在失信记录而不能登机,终于意识到失信的巨大代价,于是主动向申请执行人还款40万元。

  失信曝光形象差

  小班是南宁市某砖厂员工,在工作不慎被钢筋砸伤,经南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十级,符合工伤条件。小班与砖厂间的损害赔偿纠纷先后经过劳动仲裁和一审、二审诉讼的漫漫长路,最终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砖厂向小班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2.31万元。判决生效后,小班向兴宁区法院申请依法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向砖厂发出执行通知书并数次约见砖厂负责人凌某,但每次凌某都以各种理由搪塞,妄想一拖再拖、糊弄过关。执行法官果断对砖厂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将其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于互联网,并对砖厂及其负责人发出了限制高消费令。

  在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砖厂信誉下降、形象受损,生意一时间减少了大半,金融机构也因失信行为拒绝了砖厂的融资申请,导致砖厂的扩大生产计划搁浅。负责人凌某尝到失信带来的恶果,为挽救企业,他匆忙到法院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把赔偿款项如数支付给小班,并为自己此前的失信行为道歉。

  失信惩戒显威力

  “我把社会抚养费全都交了,希望能挽回自己的信誉……”黄南是一起社会抚养费征收非诉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他在向银行贷款时被银行告知自己已经被兴宁区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无法享有贷款权利。为恢复信誉,黄南立即赶到计生部门缴纳了21054元涉案款项。

  实际上,黄南在过去8年间一直没有按规定向当地计生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在接到法院强制执行通知书后也一直规避执行,直到被银行告知无法享有贷款权利时,他才意识到失信行为将为自己的生活带来重重障碍。

  失信名单统一“

  据悉,兴宁区法院进一步梳理夯实信用惩戒措施的信息基础,对所有执行积案逐一摸底排查,汇总了419名拖延履行或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姓名及身份信息,将之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与辖区相关部门联动,于今年9月将419名失信被执行人姓名及相关信息统一在南宁市中心的交银大厦和朝阳花园的3块LED大屏幕上“晒出”。

  同时,该院还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统一公布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和相关信息,以期通过舆论压力和社会监督,给失信被执行人造成强大的法律威慑,促使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自该院在市中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来,已经陆续有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一起又一起的成功案例表明,“失信”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法律要打击、制裁和惩处的对象。法院借助科技手段和社会联动体系采取的各项失信惩戒措施,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失信的违法成本大幅度提高,也给失信受惩者敲响了一生的警钟。在今后的执行工作中,兴宁区法院将继续努力发挥失信惩戒措施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正常进行提供保障。(文中出现的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