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步实施养老金"并轨" 广西如何"并轨"受关注

15.01.2015  09:14

      聚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公职人员待遇会降低吗?广西如何“并轨”?企业有没有“年金”?

      养老并轨,这些话题受关注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李平平  龚文颖

        从2008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出台,时隔7年,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靴子”终于落地了。眼下,职工们最关注的有两点:缴纳养老金后,工资会少吗?退休后,待遇落差大吗?1月15日,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人社部门和业内人士,以解疑答惑。

        关注1

        两种养老金待遇“扯平”了?

        20%和8%,《决定》提及的这两个缴费比例,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同。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定设立的初衷,在于不降低公务员的原有待遇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大致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生活津贴组成,个人缴费基数主要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不含生活津贴。也就是说,在制度上算是“扯平”,但在缴纳费用上,可能根据单位和岗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关注2

        公职人员待遇会降低吗?

        1月15日,记者采访了六七名企业职工,他们均表示,破除双轨制能“实现社会公平”,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不无担忧。“并轨后,我要掉出月薪2000的行列了。”南宁市税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地说,按个人缴纳工资8%计算,自己每个月要缴近200元。

        在区直某事业单位供职的黄女士说,按应发工资3000元计算,她每月要缴纳250元的养老保险金。黄女士有点忧虑:“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基数并不高,仅有的优势就是工作和养老稳定。实行并轨,到手的工资又要少了。”

        自治区人社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机关事业单位还有望涨工资,预计其人员原有总体待遇水平不会降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