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硅谷”写神奇

07.11.2014  20:05

      苏大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的村民。眼下,她和另外8位村民正忙着给农业企业聚之龙公司打工,每天在火龙果、葡萄、小蕃茄地里拔拔草、施施肥,日工资60元。自露美片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以来,已有3家涉农企业来到这里,租用500多亩整治后的土地,发展规模种植。
      这仅是田阳县保护耕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用地压力,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该县综合利用低丘缓坡、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和土地整治等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举措,既统筹保障新城区建设和生态铝工业用地,又保护了耕地。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现代农业增长点,全力保护右江河谷的现代农业“硅谷”,在百色田阳同城化发展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国土资源利用新路子。
步步紧逼,同城化的用地考验
      在百色市国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田阳县被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同城建设,同时也是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田阳县县长冉光富认为,田阳县用地供需矛盾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只会加剧、不会削弱。
      用地压力首要来自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9月,百东新区成立,拉开了百色城区与田阳县城规划建设同城化和“再造一个新百色”的帷幕。当年11月,全长24.39公里、连接百色至田阳的城市主干道——百色大道动工建设,道路红线宽度66米,仅田阳县境内用地就达106.66公顷。
      铝工业的迅速崛起也加大了用地压力。截至目前,落户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的工业企业已达36家,而红岭坡工业区、城东轻工业区也在大力推进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技改、扩建、深加工等项目的陆续上马,给用地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此,冉光富感慨:“打造千亿元生态铝产业基地以及同城化战略,对田阳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既考验国土资源部门的保障保护能力,也考验政府的统筹管理水平。我们唯有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用地瓶颈。
综合统筹,保护现代农业“硅谷
      右江河谷是广西西部现代农业的标本,田阳县则是全国商品粮基地,被称为右江河谷的现代农业“硅谷”。这里有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有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步紧逼,这片热土上的自然珍宝是否还能保存下来?
      田阳县委、县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全面落实耕地“占一补一”。
      田阳县在桂西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2012年起,广西国土资源厅连续两年将田阳列为全区20个用地指标单列县之一,每年安排单列县用地指标约50公顷;批复田阳作为自治区第一批低丘缓坡试点,实施面积40公顷;批准实施增减挂钩项目3个,可挂钩使用指标50多公顷。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和田阳县政府开展联创共建活动,在政策、指标、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形成了保障发展的“组合拳”。
      一系列土地管理“组合政策”的综合利用,极大缓解了田阳县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的压力。2013年,全县共获得上级批复用地面积420多公顷,有力保障了田阳县壮文化开发、煤炭物流、云桂铁路田阳段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田阳局还从盘活存量用地入手,2011年~2013年共盘活国有存量用地340多公顷,促进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2013年,全县共实施完成补充耕地项目72个,新增耕地面积180多公顷;全面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共划定基本农田面积2.6万公顷;争取自治区投入2700多万元实施露美片区土地整治,建设规模510多公顷;实施26个不稳定耕地开垦项目,建设规模440多公顷,预计新增耕地380多公顷。
贯彻新政,全面落实“占优补优
      近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刚性政策。面对耕地占补新政策,田阳县如何保护好右江河谷这片现代农业的“硅谷”?
      今年以来,按照“先建备补、以补定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田阳局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占补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在项目用地选址上严格审查把关,尽量避让优质耕地,积极探索和推行“向山要地”、“向天要地”、“向存量要地”等节约集约新路子。
      前三季度,全县共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多公顷,计划实施耕地开垦和“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32个,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80多公顷并盘活存量用地180多公顷。同时,调查显示,全县目前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有3300多公顷。
      “‘占优补优’是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最有力手段,但是要把未利用地直接变为水田是不现实的,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多造水田,以缓解耕地占补压力。”冉光富建议,由自治区或设区市统筹掌握耕地占补指标,在有条件的限制开发区域多造水田,统一满足各地特别是重点开发区域的占补需求。
      同时,从政策层面上破解“屋顶稻田”的制度藩篱,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瓶颈。在土地利用上,可参照低丘缓坡的做法,在大石山区、喀斯特地区铲平并开发利用石山,在石山上建起工业园。
      不知不觉间,一个新兴的现代农业基地在右江河谷已初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