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扬美名

17.03.2018  17:32
  “我参加了村里的文艺队,每天下班后就和队员们一起唱歌跳舞,过年过节还要演出,现在的生活更有滋味。”江南区江西镇那廊村村民黎爱珍笑着说,这是江南区江韵扬美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后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文明乡风也越来越浓郁。

   新观念,让生活变了样

  陈满球是江南区江韵扬美休闲农业示范区最早一批入驻的企业家之一,他创办的四季那廊生态园吸收了不少那廊村村民来工作,黎爱珍就是这个生态园的员工。“公司流转了村里的土地,用于种植大青枣、杨梅、黄皮果等水果,今年新种600多亩金菠萝。除了种植,还向游客提供采摘活动和餐饮服务。因此,用工量一直在增加。”陈满球说。

  陈满球的到来给这里的村民带来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还有思想观念的改变。当前,生态园种植的部分水果是新品种,他邀请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专家来指导。

  “以前种水果用的是土办法,现在种植新品种水果得讲科学。”在生态园打工的村民莫大姐按照专家的方法修剪大青枣的枝条,“按照专家说的修剪能延长大青枣的上市时间,那时出售就能卖个好价钱。

  在示范区里,企业的加入带来了新的生产和生活观念,村民的日子发生了改变。“土地分红加上务工收入,去年我们村里建起了十几栋新楼,村民们晚上不是在文艺队里跳舞唱歌,就是交流种植技术,生活方式和品质都有了提高。”黎爱珍谈起现在的生活时笑得甜滋滋的。

   文明风,让景区成新宠

  江南区江韵扬美休闲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是扬美古镇,这个南宁乡村旅游的老景区正在成为游客们的“新宠”,而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文明风尚。

  扬美村副支书许建林照常在村里巡查,他每天查看的是村里经营户的情况。“示范区建设对我们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商铺诚信经营这块是重中之重。这点我们的村民都能做到,整个春节假期中我们都没有收到游客投诉。

  经营户梁彩丽说,村里一直有诚信经营的传统,在古镇振兴街头有一块镌刻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的石碑《扬美街通乡士庶设立禁约永远碑记》。碑文浅显易懂,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诚信经营的期盼和市场秩序的尊重。“直到今天,我们都铭记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我们扬美三宝等土特产物美价廉,绝不会缺斤少两。”梁彩丽说。

  除了弘扬老传统,示范区建设还带来了新风尚,共和街的老居民黄翠仙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清扫家门口,珍惜地擦拭门上“星级文明户”的门牌。“评上文明户就得对得起这个名头,我们都相互监督,给游客创造旅游好环境。

  王宇是北方人,在南宁生活多年,他很珍惜与扬美古镇结下的缘分。“在这里,走在街头巷尾,有乡亲招揽生意,没兴趣不会有人死缠;去买特产小吃,尽可讨价还价、随意试吃、慢慢挑选,摊主绝不会恶脸相向,强迫游人交易;有问题,询问村民都能得到友好的建议和回答。”王宇说,这样乡风文明的地方,值得一来再来。

  据不完全统计,江南区江韵扬美休闲农业示范区仅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近万人,旅游消费收入达80万元。

   强基础,让设施更完善

  目前,江南区江韵扬美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模19500亩,其中核心区45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10000亩。示范区核心区特色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1.2亿元。随着示范区的建设推进,江南区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为解决扬美古镇出行难的问题,江南区投入1.18亿元建设江西至扬美二级公路项目,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建成。实地开车沿着正在建设的道路路基从江南区江西镇安平段至扬美古镇只需十多分钟。预计项目建成后从市区到扬美古镇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个小时,还大大便利沿线居民出行和激发当地旅游开发的热情。

  此外,扬美古镇、伏芮坡等村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乡村建设。各村落的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房屋改造以及停车场、村屯道路硬化、公共厕所、通信设备等公共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示范区内有12个生态乡村、6个绿色村屯。

  “下一步,我们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示范区现有的基础上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做好农旅结合这篇文章,重点打造富裕、美丽、和谐的农村片区,让乡村振兴战略在辖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造更多的经典品牌,促进农村文明迈上新台阶,让辖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江南区委书记梁开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