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风生水起——天等县多举措帮扶返乡人员创业侧记

18.08.2015  17:45

返乡创业风生水起

——天等县多举措帮扶返乡人员创业侧记

    本网天等讯(黄丽兰)家住天等县天等镇的黄家林于2009年下半年回乡投资80多万元在天等镇开办了广星鞋面厂,现厂房面积达400多平米,每月可生产10000多双鞋面的订单,可吸纳农民工就业200多个。这只是天等县返乡创业能人的个例。

    天等是外出务工大县,近年来,天等县党委、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开展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发放小额贷款等各项举措,为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营造好环境,帮扶他们在家乡“发财”。截至目前,该县共有800多人返乡创业,带回近9000万元资金,办起了120多家工厂,637户从事种养殖业,吸纳安置了当地7000多人就业。

    加大培训  授返乡人员以渔

    天等镇洪岭村梁永棉于2012年参加创业培训后,投资100多万元在洪岭村建起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年收入达30多万元,直接吸纳就业人员10多人。上映乡的梁婕参加创业培训后,与丈夫周汉平在都康乡投资200多万元创建了绿源果场,果场占地面积120多亩,主要种植葡萄,现果场已发展成休闲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年收入40多万元,直接吸纳就业人员20多人。

    在天等,像梁永棉、梁婕一样,通过创业培训走上成功创业路的人还有很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天等县积极整合人社、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各类培训资源,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开展分类就业创业培训,以“农民夜校”、“田间课堂”、“流动教室”、“移动考场”等形式,将培训班办进企业、办进乡镇、办进农村,方便了农民工的学习培训。对年龄偏大、文化较低且在家务农的农民工,以普及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9期,培训人数1950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农村16-35周岁有转移就业意向的青壮年开展维修电工、数控、焊工、计算机操作员、汽车驾驶员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期,培训人数900人。

    政策扶持  让返乡人员安心创业

    天等县出台《天等县关于加快发展劳务产业的决定》、《天等县发展劳务产业考核办法》、《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天等县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在准入门槛、人员培训、吸纳就业能力、税费征收、企业选址、资金扶持、部门审批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引导支持事业有成的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春节邀请回家乡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外出就业创业表彰会等形式,向他们宣传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前景,介绍家庭投资办厂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激发他们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李振意去年奔着回家照顾奶奶和父母的目的,打算返乡创业做米粉生意,此前,他在上海开了3家米粉店。

    “回来创业好,政策比较宽松,用地问题和营业执照问题政府都帮忙解决,加上十几年的餐饮生意经验,完全有信心做好。”李振意说。

    强化服务  确保返乡创业人员成功创业

    “我们除了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实施优惠之外,还将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服务功能,让返乡创业经济逐步壮大!”天等县县长黄国夫对发展返乡创业十分重视。

    天等瑞康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卫抗就是受惠人之一。

    潘卫抗是天等县进结镇民元村人,1997年起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不仅学到了技术,也筹集了一定资金。经过一番市场考察之后,潘卫抗决定回家乡创业。2014年6月16日,投资100多万元的天等瑞康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天等县返乡创业园开工营业。

    “我们厂进驻天等工业园区后,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很多帮助,帮我们协调好用地,水电、办证等问题,使得厂子很快能够正常运营。现在公司可安排230个就业岗位,目前有工人160人,基本上是附近的留守妇女或者返乡农民工。”潘卫抗说。

    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确保进来创业人员能够安心创业,该县建立返乡创业园。实行保姆式服务,标准厂房建好之后,由政府租过来,然后政府又将厂房低价租给企业,租金的差额部分由政府买单。企业入园时,在办理行政审批、水电安装等事项上,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人员负责帮企业办理,零收费服务。为解决就业员工住房问题,该县建设员工住宅小区,对于到企业来上班的员工,工业园区不仅把园区员工住宅小区低于市场价格出租给员工居住,还帮忙协调小孩入学。

    经过精心帮扶,现在,天等县不断涌现出“点石成金”的石老板赵东奇,“以旧翻新”的旧木加工师傅邓国强,“鸽王”潘春伶,“葡萄大王”许绍弟等一大批“返乡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