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管理 让生活更美好
“礼让斑马线”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
身处邕城,你是否看到车辆畅通有序、斑马线前文明礼让、行政效能提高等美丽风景?其实,这背后有个共同的“推进器”,那就是近年来南宁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通过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礼让斑马线、直播电视问政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实现城市管理“南宁经验”的有效探索。
综合治理电单车
道路畅通更安全
对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人均拥有率和出行分担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南宁市来说,电动自行车管理是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开车的时候最怕遇到电动自行车了,有些人骑电动自行车横冲直撞,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发生刮擦,太危险了。”开车上下班的全女士每当看到电动自行车车祸的新闻总是这样感慨。不过今年随着南宁市站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文明的高度,创新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打造文明规范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的治本之策后,全女士的抱怨少了。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南宁市城区范围内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总量多达150万辆,目前仍以每天1600辆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城市常住人口中平均每2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如何管好这庞大的电动自行车群体呢?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源头管理、以学促管、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创新之路。
强化注册登记源头管理。201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机动轮椅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南宁在全区率先实行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有146万辆。
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出行群体庞大、交通违法乱象突出的问题,南宁市按照“以路口为核心,以示范路为重点,以抓学习为手段,以良好秩序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推出“以学促管”新模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建设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设施,强化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整治,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大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了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特别是从今年4月份起,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违禁通行、违规载人、超限载物、危险驾驶、非法改拼装等10类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与畅通的违法行为。
建立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南宁市把电动自行车整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实现长效管理,推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礼让斑马线
带动文明新风尚
“来到南宁,这里的车辆在斑马线前都会减速或停车,文明的驾驶行为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好感。”前不久,一位从湖南长沙来出差的肖先生说到对南宁的印象时,竖起了大拇指。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对南宁的文明交通环境都感触很深。南宁市形成的文明交通面貌与持续开展了一年多的城市管理新举措——“礼让斑马线”活动密不可分。
去年3月,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率先在全市公交、出租车行业开展了“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活动,把公交、出租车行业打造成文明交通“走在前、做表率”窗口行业。一年多来,公交车、出租车斑马线前礼让率保持在98%左右,“自觉礼让”在行业内蔚然成风。市民对公交、出租车行业投诉数量,同比下降了近60%,公交、出租车行车安全事故也明显下降。今年3月,“礼让斑马线”活动拓展到交通运输6大行业(公交车、出租车、道路客运、道路货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实现行业文明服务意识的整体提升。
尽管“礼让斑马线”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今年我市以开展“礼让斑马线 你我齐参与”活动月为突破口,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丰富活动载体、加强宣传教育、落实活动保障,推进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推动驾驶员养成自觉礼让斑马线习惯,努力让全市的“斑马线”成为一条“文明线”。
市交警支队在早、中、晚高峰安排警力上岗执勤,指挥疏导交通,整治、教育不文明礼让行人、不文明过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此外,我市还对交通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全市244个信号灯控制路口已全部施划了斑马线,在35处路口路段安装了行人过街倒计时信号灯,在全市274所中小学校门前设置了斑马线和减速让行标志,并安装了交通视频监控系统293套、固定“电子警察”297套、固定式超速抓拍系统40套,智能交通系统基本覆盖市区主要道路。
市交通运输局在交通运输行业推进实施“礼让斑马线”活动,通过逐级签订责任状,实现全行业全员参与。目前,南宁市4388名公交车驾驶员、18340名出租车驾驶员已全部签订“礼让斑马线”承诺书,行业对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
同时,南宁市文明委将每年9月定为“礼让斑马线 你我齐参与”活动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教育、参与志愿服务和执法整治行动,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氛围和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同时,结合每月首个周六的南宁市“学雷锋志愿活动日”,在市区81个重点路口、45个路段的斑马线上两端安排4名志愿者,开展志愿者集中行动日活动。
今年9月,我市还启动了“百名礼让之星”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从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私家车驾驶员中评选出300名“礼让之星”,使文明礼让正能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相互传递。
直播电视问政
力促干部作风转变
2014年3月,南宁市将原来的每周录播节目《政风行风面对面》升级改版为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节目。节目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群众关注的作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等问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有效宣传手段搭建“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政民互动问政平台,创新了“三方对话、同台应答”的问政直播、现场承诺模式。
电视问政节目以大舞台形式呈现,设置“一问到底”“现场评议”“特殊礼物”“我承诺”四个环节,采取“问政部门一把手+民意代表+点评嘉宾”三方对话方式,邀请各县区、开发区及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来到直播现场,现场对话,同台应答。节目看点十足:暗访视频揭短亮丑,动真碰硬;主持人犀利追问,不留情面;评议代表当面质疑,毫不留情;点评嘉宾直切要害,大胆建言;现场观众踊跃问政,客观测评;场外观众通过网络,发问投票;领导干部现场承诺,掷地有声,实现了领导与市民、台上与台下、场内与场外的实时互动。截至目前,我市共举办了18期问政节目,80多个单位一把手或主要领导参与问政,节目最高收视率时排名全区32档自办节目第三名,网络浏览点击量与参与人次从最初的6万多人次到最高峰566万人次。通过手机观看直播的观众最高达到12万多人次。
“我每个月都看,这个节目关注的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因为物业问题饱受困扰的卢阿婆是电视问政节目的粉丝,她希望节目能继续关注百姓关心的问题。
电视问政作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党委、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已经成为南宁市治庸问责推动工作落实、推动作风持续好转的一个重要手段。电视问政不仅问出了问题,还问出了承诺,问出了思路,问出了信心,问出了干劲,有力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
节目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以及自治区和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正面聚焦报道,中央纪委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高度评价南宁市以“电视问政”活动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行政效能提高的有效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