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深巷匠心剃发六十五载 剪不断邕城岁月情怀(1/24)

16.05.2015  13:16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从业65载仍工作的班伯大概是目前南宁最年长的理发师。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摄
 

 

广西新闻网 记者 邓昶 图/文

  在中国人固有的情结里,武侠是挥之不去的男儿梦。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小型设计展览上看到这么几幅海报,就对画中那仿若一代宗师般的老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按照文字里的地址介绍去找了几次,其人却渺无音讯,甚是遗憾……

  不想某日的午后,路过一条僻静的小巷,不经意间,就看到那位老人坐在午后的树荫下,静静地看着街上人来人往。

班伯的往事

  这位理发的老人姓班,周围的人都叫他班伯,上自古稀老人,下到后生学子。

  班伯生于1933年的永城县,解放后已经划分给南宁宾阳、横县等地,因此老人以老家所在处认为自己是横县人。

  1950年,年仅17岁的班伯来到南宁,在新民路的一家私人理发店当学徒;之后,他经历公私合营,在国营新南方理发店(后来的民生商场所在处)安定下来,一直到现在。

  改革开放之后,班伯凭借多年的理发手艺,开始从南宁市郊慢慢回到城市中心,从街边的小摊,到后来租下大板二区旁的小店铺,一直做着理发师这一行。老人也用这门手艺,养大了两个儿子,带大了6个孙子孙女。如今老人的孙子孙女都已经大学毕业,都让班伯在家养老,但是老人对理发这一行,却怎么也舍不得放弃,既有他舍不下的老朋友,也有舍不下他的老客户。

  家住大板二区的牛先生对这里的印象是:20多年了,到家后面的这个小店理过很多次发,小小门面里一个老人一把老式理发椅子一把剪刀一把剃刀一把刮耳器,不洗不吹,理发修面刮耳,一套动作做下来不到五分钟,没有顾客时,老人就静静的坐在门口看着人来车往;有些老年顾客理完发后也跟老人一样静静的坐在那的椅子上,没有很多的言语,却又显得那么自然。

班伯的绝活

  每天早上9点多钟,班伯都会骑着他的自行车,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埌东附近来到园湖路大板二区旁边的小巷子里,打开店门,等着附近的新老朋友登门:问候一声、聊聊天、剪个发、剃下胡、刮个脸,老顾客还会笑眯眯地让班伯掏一下耳朵。每当这个时候,班伯就会拿出自己的独门武器——一把很旧很糙的木柄小刀,在客人的耳朵眼里熟练地旋几个旋子,把耳朵里面的脏东西、细绒毛给剔出来。

  而初次享受这门手艺的人,在耳朵里面感觉像是给痒痒挠了那么两下,随之就似乎有点凉气如醍醐灌顶般,从头发尖一直爽到脚跟!再然后,耳朵似乎连风吹过的声音都能听得更加清晰些……

  这项剃耳朵眼的绝活,就是班伯理发了65年,依旧在提供的老手艺。据说,目前南宁只有班伯还掌握着这门手艺,还能为客人服务,而年轻的理发师,大都没有学过、甚至没有听过这门手艺,即便是学过的,也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而不能操作。

  这门剃耳朵眼的绝活,也依赖特别打制的刀具才能工作,而班伯使用的这把刀具,还是10几年前专门寻找的一位横县的老铁匠特意打制的,在当时打制这把刀具就花了班伯差不多20元钱。

班伯的遗憾

  班伯至今很遗憾:他前后带过6个徒弟,但是徒弟也只是学理发,对于修面、掏耳朵眼这些老理发师服侍顾客细致入微的手艺活,却没有哪个徒弟愿意多花时间去学,“反正做了那么多也不得多一点钱……”成了年轻一辈的想法,因此,自从10年前班伯的第6个徒弟去了广东以后,班伯就不再带徒弟了。

  “以前一天能给30、40人剪头发,现在一天最多剪20个人,腰就累的受不了了。人老了,钱已经不是目的,就是想着每天能和老朋友多呆一些时间,多过一些快乐的日子,开开心心就好。”谈到工作和收入,班伯淡淡地笑说“去年还是理发10元,今年做的人少了,房租还是要交的,所以收12元了。人老了,做不动喽!”

  而那位打制刀具的老铁匠,班伯说也已经有10多年没有看见他人了。

若随风去,何处寻

  再过几天的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而每年的六月初,是我国非物质遗产文化活动周,这样的活动的宣传,就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那些在我们身边慢慢消失的文化、或手艺。

  像班伯给客人掏耳朵眼的这种虽然不起眼,却在中国人手里薪火相传的手艺细活,或者还有更多的细节功夫,可能都已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只是,总会在某些不经意间让我们想起,原来很久以前,曾经我们还有享受过这样那样的一些手艺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