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 常办常新——专家学者话说“壮族三月三”

08.04.2016  18:01
  •         又到一年“三月三”。这个在壮乡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节日,从祭祀、歌圩等形式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广西各民族同欢庆的日子。
          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法定假日。同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以此为契机,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激活民族文化软实力,不断增进民族团结和地方文化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从古代的上巳节纪念黄帝到民间祭祖,从壮族悠远的赶歌圩到踏春游,揣着一份敬孝,怀着一份美好。
          “壮族三月三”,是凝聚民族团结的象征。一直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步伐始终如一。广西人热情、友好、包容的精神风貌延续着壮乡人的质朴情怀。各族人民在共同的欢庆中,更是增进民族间的融合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一种充满活力与欢乐的民族文化。在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消弱的今天,她在民间仍有着生生不息的信念。与民同乐的个性,使其踏着时代潮流的节拍欢歌而行。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一张新名片。一种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种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探索其品牌建设的路径。
          今年的“壮族三月三”首次搭建电商平台,以“互联网+”形式推介壮乡特产。广西各地举办300多项文化活动。在如火如荼的文化盛宴中,在不断跟进现代化步伐的民族文化建设中,我们该如何擦亮这张特色文化名片,使之焕发生机活力,在延续生命力的同时不断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期“花山”特邀长期关注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建设的专家学者,给“壮族三月三”发展“把脉”,以期增添这个具有重要意义节日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