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乡村美丽蜕变 珠城魅力尽显

10.11.2015  10:48
      北海:乡村美丽蜕变 珠城魅力尽显

      ——北海市全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纪实

      金秋照大地,珠乡如诗如画。一条条道路在广袤的乡村交积延伸,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座座农家村落整洁雅致,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

      近年来,北海市生态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产业强、农民富、生态美的蜕变之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印象珠乡”尽显生态魅力。

      “金土地”的守候与期待

      竹新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位于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东南面,这里道路通畅,瓜果飘香,村民安居乐业。而在5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

      “迁徙过来是1969年,当时我才3岁,是在妈妈的背上一路颠簸来到这里。”竹新村小组长宁加福介绍说,那一年,村里的老人们背着孩子,赶着牛群,每人怀揣着25元钱的国家补助,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故土,从遥远的博白县一路来到这里。

      都说故土难离,对于村民们来说,那样的割舍令人充满忧虑,平原近海,老一辈人的耕作和生活方式被彻底颠覆。

      “我们那里种芭蕉,10年也不会倒,这里却一年吹倒3次。”宁加福说。两三年后村民又陆续回到博白旧村,可是旧村九山一水,耕土非常少,其间又有几次回到竹新村,随即又离开。在几经颠沛流离中,村民开始认真看待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原来一个人几分地,现在一个人四五亩田,这样的改变让竹新村人看到了原本看不到的希望,没有什么比土地更让农民高兴的事情了。竹新村人开始种植水稻、甘蔗、蔬菜,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耕作方式逐渐转变。

      如今,村里只留有当年建造的几间土坯房,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当年的这片荒芜之地上焕发了新的春天。

      石康镇七里村,今年7月,在镇中心小学读3年级的小陈同学迎回了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几年前父母去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年老的奶奶照顾他和姐姐。几年来,小陈与爸爸妈妈相见的次数屈指可数。

      和竹新村一样,每个村子,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那一年,村里破旧的平房,荒芜的土地,还有泥泞的乡间小道,人们在困境中支撑着,努力着,奔走着,寻找生活的出口。

      如今,这些原有的记忆正在被颠覆。

      致富经”开启搭棚寻宝之路

      早在1985年,竹新村引进黄红麻种植,随后的1989年,村里人开始大力发展甘蔗,到了1991年尝试种植龙眼,而这些并没给他们带来长久的财富。

      竹新村人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经历了无数风雨。

      直到1995年,竹新村转型大棚蔬菜,才让这个艰苦奋斗了20多年的村子迎来了盼头。在村小组长宁加福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探索大棚蔬菜的奥秘。

      “大棚种植的黄瓜一次能采摘一两个月,但碰到大量上市的季节,却卖不出好价钱。”村民为此急上了心头。为了种好黄瓜,宁加福跑北京跑南宁,求来良种,学得良法,种出的黄瓜一次能采摘半年,还避开上市高峰期,质优价格高,收入是传统种法的好几倍。

      “一亩大棚能顶过10亩甘蔗,豇豆培养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销售价格相对稳定。”外地取经回来的宁加福认为,豇豆与农忙时间刚好错开,可以实现打工挣钱与豇豆增收两不误,这无疑又为乡亲们增加了一条致富渠道。

      竹新村决定把豇豆发展作为农业开发的突破口,村民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希望,村里村外农民纷纷前来取经学习。

      然而,大棚尝试并不一帆风顺,人们在困难前驻足徘徊。

      “一场台风过来,半年的心血颗粒无收”。对于投资大棚的农户,收入要看老天爷的脸。一些投资不起铁架大棚的村民,干脆把锄头一丢,打工去了。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竹新村出行难,村民记忆深刻。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极为不便,信息不灵通,科技引不进,没有客商来收购,农产品常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常年辛苦耕种,除去口粮,几乎所剩无几。

      金钥匙”打开村民致富大门

      曾几何时,竹新村人发现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来浇灌的这片土地,苦尽甘来的日子就要到了。 

      “要将北海市优越的自然、文化、交通、产业等优势转化为生态乡村建设优势,引导农民开拓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生态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北海市提出:打造“一圈、二区、三带”生态乡村区域,即做好人文生态观光旅游圈、生态乡村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海岸示范带这篇大文章。

      市里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

      2013年,竹新村通了水泥路,全村硬化道路贯通周边。北海市实施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截至2013年底,交通部门累计投入5.3亿元,修建了通达5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的1018公里水泥路,惠及全市60%以上的农村人口。修通致富路,为农民招财进宝,村民欢呼雀跃。

      建一个沼气池补贴2450元、改一座厕所补贴700元。这一政策深受竹新村村民欢迎,村里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利用沼气做饭烧菜,每家每年可节省一万多元。沼液作农肥,农作物平均亩产增加两到三成,这样的效果足以增添村民致富的底气。

      “竹架结构大棚升级改造为铁架结构大棚,给予村民每亩6000元至1万元的补助。”这是北海市重点打造银海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的惠民政策。不仅竹新村踊跃响应,周边村屯400多户农民也积极参与推广大棚果蔬种植,示范区迅速建成了3000亩高标准的农业大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引进和培育了2家龙头企业,发展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哈密瓜、辣椒和青瓜等农产品全部由示范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收购销往全国各地。

      竹新村和宁海村等村屯农民,搭上了示范区顺风车,解决了增产不增收问题。去年,示范区产值超亿元,农户纯增收6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

      一把把惠民利民“金钥匙”,打开了困扰村民已久的致富大门。

      走进竹新村,庭园亮丽,花草争艳。远处一座座蔬菜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场面极其壮观。“一年搞两个蔬菜温室大棚,一年利润算下来至少也有七八万元。我们现在的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住着自家盖的小别墅,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村民吴女士发出了这样真实的生活感悟。至2016年,竹新村力争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向2012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翻一番的目标挺进。

      随着“一圈、二区、三带”生态乡村区域目标的快速推进,其辐射和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日益彰显。

      依托以南流江流域优质高产粮食120万亩、以合灵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等10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发展,沿线生态观光农业悄然兴起,集海洋文化、休闲运动、海岛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乐遍地开花。

      今年7月,蟠龙居1500亩辣木种植基地在合浦县石康镇珠光农场三队、五队投产,成为广西最大的辣木种植基地。在珠光农场三队,还建成了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农业观光园——七里香茶庄园,喜迎各地游客,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当地不少留守儿童迎回了在外地打工的父母。

      “台风吹不冷岛上的黄金周,留在岛上旅游观光的游客依然火爆。”涠洲岛滴水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劳良说。涠洲岛以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抓手,推进传统农业和旅游向集观光、休闲、度假、创作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转型升级。至2014年底,岛上共有农家乐经营户490户,农家乐从业人员将近7000人。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岛上接待能力极大提升。呈现出“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繁荣景象。

      “绿树环抱、美景入帘,一望沃野皆秀色”。这是北海市整治铁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村屯风貌成效的新景观。

      动车开通后,北海游客数量直线上升,每天接送游客约2.6万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海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43%。 (黄裕洲 何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