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

21.10.2016  13:03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桂文发﹝2015﹞70号)精神,北海市积极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从2015年12月起印发《北海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北文新广发[2015]167号)动员,到2016年3月起开展下乡调研,收集各项资料,现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共调研全市三区一县32个单位(包括民营团体、民间班社、企事业单位等)。

一、北海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概况

(一)剧种概况

粤剧广泛分布于北海市一县三区各个城区与乡镇。清朝初年,粤剧由广东传入合浦。唱腔方面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早期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后逐渐改用广州方言。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并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在声音演绎方面,男声平稳、低沉,有时略带沙哑;女声细腻而圆润。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目前发展情况一般。

(二)演出团体概况

北海市曾有2个传统戏剧方面的国营团体,分别为1950年成立的原合浦县粤剧团和1951年成立的原北海市粤剧团。2012年6月,原北海市粤剧团转制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10月,原合浦县粤剧团转制为合浦县传统戏曲研究中心。有演出许可证的民营团体仅有1个,为铁山港区海港粤剧团,每年演出场次超过250场,为全市最多。其余团体均为民间班社,共11个,多由业余从业者和曲艺爱好者组成,表演节目以折子戏、粤曲对唱、独唱为主,一般不能演出大戏。

二、艺术生产

(一)剧目建设

北海粤剧剧目繁多,总数超过150个,目前仍可演出的剧目仅剩一半。
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有《洛神》、《花王之孙》、《分钗奇缘》、《马福龙卖箭》、《俩驸马》、《红楼梦》、《汉武帝与卫夫人》、《六国大封相》、《百劫同心》、《万劫明珠》等;新编剧目有《珠还合浦》、《流星雨》、《潮涨潮落》、《孔繁森》、《侠女奇缘》等。

现代剧《潮涨潮落》曾获广西首届剧展最高“铜鼓奖”和“最佳导演奖”等八项大奖;历史剧《海门珠潮》获广西第三届剧展“优秀剧目奖”等四项大奖;现代粤剧《孔繁森》获广西第四届剧展“创作奖”;古装粤剧《珠还合浦》获广西第五届剧展“桂花剧目一等奖”和十七个单项奖;神话粤剧《合浦珠还》获广西第八届剧展“桂花剧目·银奖”。

(二)戏剧创作与理论批评

北海市戏剧创作与理论批评专家较少,剧本创作较弱,原创剧目少,创新少。

(三)制作机构及工艺

北海市没有粤剧道具、戏服、头面等相关制作机构及工艺。

三、戏曲人才培养与剧种传承

(一)戏曲人才主要培养方式

北海市戏曲人才培养方式包括院校培养、团带班、宗族传承等。其中以院校培养和团带班为主,宗族传承已日渐减少。

1.院校培养

北海市合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有粤剧专业班,已连续举办12年,每年平均有20多人从该班毕业。毕业的学生少数能留在北海戏剧团体继续从事粤剧表演,多数外出打工或另谋发展。

2. 团带班

合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粤剧专业班与北海市铁山港区海港粤剧团、海港青年粤剧团均有联系,经常合作开展演出,以团带班的形式培养学员。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北海市粤剧团)也曾于2003-2006年间开办粤剧培训班,培养的年轻学员大部分留在该中心,至今从事粤剧表演工作。

3. 宗族传承

北海粤剧老一批表演艺术家很多是家族传承,如顾少瑛、顾乃进、顾小云三爷孙;谢剑郎、谢爱华父子等。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都不是宗族传承。

(二)戏曲人才来源和去向

北海市年轻一代的戏曲人才主要来源于对外招聘。

(三)戏曲人才培养结构

北海市戏曲人才培养结构存在明显不均衡的情况,无论是学校教育或团带班培养,重在对演员和演奏员的技能培养较多,没有或极少对编剧、导演、舞美、作曲/编曲等岗位的培训。

(四)剧种代表性人物与传承概况

北海粤剧的代表性人物较多,包括国家一级演员孙汝荣,国家二级演员温红玲、温红群、陈政、李世奇、叶乃林等,国家二级演奏员李敬新等十余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有带徒授艺,少数几人没有带徒。

四、皮影戏、木偶戏普查概况

(一)皮影戏、木偶戏概况

北海市有木偶戏,没有皮影戏。木偶戏在北海市分布区域较窄,仅在北海市南康镇、福成镇、合浦县山口镇、白沙镇、沙田镇、公馆镇等地有所分布。以白沙、公馆、山口等地最盛。据《合浦县志》记载:“木偶戏于明代从福建传入。最初是单人在田间或树下卖艺演唱,后演变为多人演唱。清初,民间演木偶戏,用正字唱,后改用白话演唱。”木偶戏演出没有固定剧本,只有提纲,叫做“爆肚戏”。演出用的木偶均为艺人自己雕刻制作,木偶眼睛能开闭、转动,嘴舌也能活动,旦、生、丑、武各种角色形象不一,生动逼真。全队音乐只一人掌板和演奏,手、脚、口并用,左手打锣,右手打双皮鼓、沙的、扣锣,脚打锣,口吹唢呐。

(二)演出团体概况

木偶戏演出团体共15个,全部为民间班社,没有演出许可证。每个木偶团由4-5人组成,1人负责演奏,3-4人负责操纵木偶。

(三)艺术生产

1.剧目建设
北海市木偶戏演出剧目超过300个,主要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唐》、《樊梨花挂帅》、《孟丽君》等。剧目《赵双阳追夫》曾获合浦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合浦县民间传统文艺汇演二等奖。

2.人才培养与传承

  木偶戏的人才培养与传承以拜师、跟团学艺的方式为主,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或开办课程。

3.制作机构

北海市没有木偶戏的相关制作机构。

五、小结

(一)戏曲剧种(皮影戏、木偶戏)现状

北海粤剧共有演出团体16个,现有职业团体仅2个,目前可上演剧目约为80个,各年龄段人才结构还算完整,传承情况一般。

木偶戏共有演出团体15个,全部为民间班社,没有职业团体。目前可上演剧目超过100个,演出集中在乡镇,城区基本没有,传承情况一般。

(二)存在问题

1. 北海粤剧的生存正遭遇四大危机:

①形式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以电子作为传播动力的影视艺术获得长足发展,迅速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北海粤剧被边缘化,不再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被迫走乡镇之路,远离文化中心。

②人才危机。有影响力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当家名角或创作人员不多,后继乏人。

③创作危机。表现在剧本创作较弱,原创剧目少;对传统剧目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创新不够。

④观众危机。北海粤剧的观众较多集中在本地老年人群体,很少中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当这批老年人过世了,粤剧的主流观众群体将不复存在。

2. 木偶戏虽仍在北海个别乡镇活跃着,但在当今文化娱乐方式五花八门的潮流冲击下,也不可避免地走到濒危的状况。一是人才缺失,后继无人。由于当地年轻人外出务工者占大部分,且他们认为学习表演木偶戏不赚钱的思想观念,导致没有年轻一代人学习木偶戏,传承陷入困境。二是缺少经济支撑。木偶戏演出收入低薄,很多从艺者都是靠着满腔热情和对木偶戏的热爱在坚持,长此以往,木偶剧团将难以维持运营。三是观众危机。受时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娱乐多元化的影响,木偶戏陷入无人欣赏的困境。

(三)思考与建议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戏剧,我们认为应当深入调查,全面、系统地收集各类资料并建档;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报道,加大宣传力度,使传统戏剧重返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位置;积极开展进校园演出、培训、讲座等活动,培养年轻观众和爱好者;结合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政治、经济形势转变的契机,让北海粤剧和木偶戏进行艺术及文化的跨地区交流。(北海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