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面深化医改取得新进展 “看病难”得到缓解

03.03.2015  13:21

广西新闻网 3月3日讯(记者 吕超晔)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获悉,2014年我区医改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据了解,2014年,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我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各试点县在统筹推进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控制医药费用和成本等方面的进行了综合改革。在分级诊疗试点、支付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县乡一体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尤剑鹏表示,目前,我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已达到40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50%以上,试点医院达到119家。全区40个试点县2014年药占比30.2%,较改革前下降7.3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明显放缓,住院人均费用增幅仅为2.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群众“看病贵”难题。

截止2014年底,我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国家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到100%,政府投入建成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中,85.7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级及以上医院基药配备使用率、药品收入的基药占比达到30%以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配备率达60%)。

近年来,围绕改变群众看病难、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做了大量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尤剑鹏表示,2014年,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

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方面,据介绍,我区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780个乡镇卫生院、14372个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医疗卫生设备,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方面,我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新机制和“托低不限高”的绩效工资制度。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增加编制2.5万多人,增幅达60%。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已招收本科生1200名、中专学历学生7276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短期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以及深入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等,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在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方面,我区稳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惠及城乡居民特别是边远农村患者。中央和自治区共投入经费建设的33家综合医院(5家自治区和市级三级综合医院、28家县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已投入使用,并将扩面升级,并在5个县25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乡镇卫生院远程视频会诊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