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守护健康

04.12.2015  10:35

  就医环境改善、医疗水平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方便省钱……“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多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生育政策,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更完善的卫生计生服务。

  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

  探索医疗卫生系统管理新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其中,医疗改革是块“硬骨头”。

  2011年9月,武鸣县作为全区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拉开了我市新一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序幕。 2012年12月,全市6个县的1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综合改革。医改启动以来,所有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按进货价销售,不再实行加价销售,从根本上破除了医院多年来“以药补医”的旧机制。

  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2015年,南宁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5.61万人,参保率达99.18%;新农合参合农民517.66万人,参合率99.61%;201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新农合财政补助人均标准提高到380元;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22364万元,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186711.78万元,财政补助资金达19.67亿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南宁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引导群众合理就诊。同时,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实行医保报销总额和次均费用双重控制制度,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现象,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此外,作为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还继续积极推进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医疗卫生资源配备极不合理,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乡镇)”的分级诊疗格局的重要途径。

  上林县在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探索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效改善了全县的就医环境,初步实现了群众普遍得实惠、卫生院服务能力得提升、人民医院业务向纵深发展的多赢局面,为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索“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新机制

  实现计生家庭养老照护有保障

  经初步统计,目前我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有1193户,其中失独夫妻约1100人,独生子女严重伤、病残夫妻约1200人,截至2015年,纳入国家特别扶助制度的夫妻1288人。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3月5日,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将南宁市列为全国37个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单位之一。根据要求,我市将探索以“生活照料、家庭保健、照顾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为主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工作模式,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难有所助,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据了解,我市开展此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具体目标:一是了解全市计生家庭特别是特殊困难家庭养老照护需求现状,摸清底数,为顶层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二是提高计生家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自我照护能力,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三是提高试点范围内计生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提高居家照护能力和水平;四是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满足计生家庭养老照护多样化需求的措施和模式。

  市卫计委有关人员介绍,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一”:建立一个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一个养老保障平台、完善一个经济保障政策、提供一项再生育服务、开展一个关怀行动。

  作为试点地区,武鸣县采取分期分批实施的办法,从2015年至2020年,分三个阶段将所有计生家庭老人纳入养老照护体系,并及时落实人员、队伍、资金,确保工作顺利实施。目前,已为第一阶段20位老人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签订了医疗救治授权书,落实了爱心赡养人,村医对每位老人每月上门诊视4次,“医、养、护”各项服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市卫计委有关人员表示,开展计生家庭养老照护就是加强社会关怀工作,缓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这项工作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的养老照护问题,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既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特定阶段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关心和厚爱,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增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后劲

  2015年是“十二五”医改的最后一年。按照全国及全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南宁也不例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支持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和城市总体规划,把社会办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安排,完成《南宁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南宁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给社会办医疗机构留下合理的空间。

  市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科相关人员介绍,我市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发展瓶颈。表现之一就是,城区医疗资源供需总量饱和与医疗资源不足、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结构性矛盾并存,个别城区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部分城区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壮大受制约大,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据悉,卫生计生重大项目是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则有利于增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后劲。为此,我市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优化卫生资源为着力点,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强对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工作的指导,主动与发改、规划、财政等部门沟通,按规划落实医疗卫生用地,做到城市建设发展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步,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对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所属的卫生资源,如床位、人力、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合理安排,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对所有新增卫生资源,严格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严格审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牵引,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是改善医疗环境,提升硬件和技术设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吸引人才的基础工程。2015年重点推进的项目有:市一医院特殊医技楼、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市二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市三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市六医院南宁市儿童医院;市九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综合楼;市卫生学校思湖校区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卫生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得以实施,必将成为全面提升南宁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的重要推手。

  一幢幢大楼高高矗立,一件件民生实事幸福落地。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把民生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