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广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14.02.2016  15:35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广西各地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深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围绕增产增收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好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主要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总量保持全国第10位

十二五”期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据统计,2011-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加191.85亿元。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2047.23亿元、2172.37亿元、2343.58亿元、2473.94亿元和2634.28亿元,总量稳步增加,年均增长4.6%。“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的排位保持第10位不变。其中,一产增加值逐年增长,2011-2015年各年一产增加值分别为2047.23亿元、2172.37亿元、2290.64亿元、2413.44亿元和2565.97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幅呈倒V字型发展

据统计,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34.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25.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6%。其中,农业增加值1478.70亿元,年均增长5.2%;林业增加值235.48亿元,年均增长7.1%;牧业增加值560.65亿元,年均增长1.6%;渔业增加值291.14亿元,年均增长4.7%。从纵向看,“十二五”期间各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相对整体平稳,增幅呈倒V字型发展轨迹,即两头低、中间高。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8%、5.6%、4.3%、4.0%和4.1%,年度增速波动幅度在0.1-1.3个百分点之间,“十二五”期间年度增速排在全国第11-15位之间。

(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产占比逐年下降

十二五”以来,广西第一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比重逐年降低。2015年第一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占比为15.3%,2014年占比是15.4%,2013年占比是15.9%,2012年占比16.7%,2011年占比17.5%。

(四)农作物产量全面增长

十二五”以来,全区各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作物生产,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千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行动计划”等示范工程,主要经济作物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促使农作物产量增长稳定。稻谷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8位、甘蔗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1位、水果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6位。

一是粮食产量低速增长,单产突破5000公斤/公顷。 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59.3千公顷,比2010年减少1.8千公顷,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1524.8万吨,比2010年增加112.48万吨,年均增长1.5%,在播种面积略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低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各年的粮食产量分别为1429.93万吨、1484.90万吨、1521.80万吨、1534.41万吨和1524.80万吨;而各年的粮食单产分别为4654公斤/公顷、4838公斤/公顷、4947公斤/公顷、5002公斤/公顷和4984公斤/公顷,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在高产良种覆盖率高、粮食科技创新、气候条件较好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全区粮食每公顷单产首次突破5000公斤,创单产历史新高。

 

二是蔬菜产量和面积平稳增长。 2015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1228.8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221.2千公顷,年均增长4.0%;蔬菜产量2786.08万吨,比2010年增加656.64万吨,年均增长5.5%。

三是水果产量实现“五连增”,突破1700万吨。 2015年全区水果产量突破1700万吨,继2010年突破1000万吨以来的又一次飞跃。2015年全区水果产量达1720.08万吨,比2010年增加625.67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5%,水果产量实现“五连增”。

四是甘蔗产量先增后减,单产逐年提高。 十二五以来,甘蔗在种植面积上先增后减,产量也随着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各地严抓质量生产,使甘蔗单产逐年提高。整体看,甘蔗种植面积在2010-2012年间逐年上升,到2013年后开始逐年减少;在产量上,2010-2013年间呈逐年上升,到2014年开始有所回落,但在单产上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全区甘蔗单产分别是每公顷66.60吨、69.41吨、72.03吨、73.53吨和77.07吨。

(五)林业生产逐年上升

十二五”期间,广西林业继续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林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林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区各地全面实施“绿满八桂”工程,累计完成更新造林571.12千公顷,成林抚育面积逐年上升。2014年成林抚育面积达1156.1千公顷,比2010年翻了一番。全区木材采伐量,油茶籽、松脂、八角、桂皮、板栗等主要林产品均呈逐年上升态势。

六)畜牧水产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区虽受H7N9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生猪、家禽养殖等畜牧业仍保持稳步增长。

一是生猪和肉类总产量呈现正增长,扭转“十一五”期间的负增长趋势。 生猪出栏量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3195.12万头、3342.09万头、3456.72万头、3518.01万头和3416.79万头。肉类总产量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391.09万吨、410.99万吨、420.02万吨、420.03万吨和417.17万吨。生猪及肉类总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发展态势。其中,2015年猪肉产量为258.81万吨,比2010年增加17.31万吨,年均增长1.4%,比“十一五”期间提高5.6个百分点;2015年肉类总产量为417.17万吨,比2010年增加29.40万吨,年均增长1.5%,比“十一五”期间提高3个百分点。

二是家禽出栏逐年下降,禽肉产量略增。 十二五期间,各年家禽出栏量分别为83346万只、86908万只、86219万只、82095万只和80825万只,自2011年起开始逐年下降;而禽肉产量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15年禽肉产量为132.52万吨,比2010年增加7.59万吨,年均增长1.2%,比“十一五”期间降低4.4个百分点。

三是蚕茧产量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各年蚕茧产量分别为29.63万吨、31.57万吨、32.34万吨、33.96万吨和36.06万吨,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蚕茧产量为36.06万吨,比2010年增加9.59万吨,年均增长6.4%,比“十一五”期间降低5.9个百分点。

四是水产品生产能力比“十一五”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各年水产品产量分别为288.82万吨、303.47万吨、319.06万吨、332.12万吨和345.62万吨,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水产品产量为345.62万吨,比2010年增加70.53万吨,年均增长4.7%,比“十一五”期间提高5.3个百分点。

二、“十二五”时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受经济下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粮食、糖料蔗、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下降,粮食生产面积下降趋势难以逆转,稳产、增产难度加大。

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农产品品牌化水平均不高,标准化生产覆盖面仍过小,农业保险补偿水平低,应对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不强。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管理人才馈乏,科技创新能力仍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产品物流、信息、加工、检测体系建设滞后。

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稳粮机制政策,创新推动粮食生产发展。

一是落实责任机制。 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落实扶持农业生产补贴、粮食直补和订单粮食收购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

二是重点发展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三大主粮。 巩固提升水稻、玉米两大传统主粮,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富硒稻米。2015年水稻产量达1137.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4.6%;玉米产量280.7吨,占18.4%;马铃薯产量30.3万吨,占2.0%。

三是突出“实施良种”、“合理密植”和“高产创建”三大增粮工程。 推广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开展“多播一斤种,增收100斤粮”活动,大力推进204个粮食片区高产稳产示范基地建设和23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建设,主推粮食增产提质增效“十大主推技术”。

四是健全粮食流通保障体系。 抓好储备粮直补订单粮食收购,增加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放心粮油经营网点,落实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实施“10+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牌。 从2015年起,重点打造做强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罗非鱼、肉牛肉羊、生猪等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

二是着力建设糖料蔗“双高”基地。 在品种优良化方面,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要在目前130万亩的“双高”糖料蔗基地上全部推广良种良法标准种植。在生产机械化方面,重点落实农机购置贴息,推广投资量较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先进装备,并鼓励和引导成立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程,突出推广高架床生态养猪技术,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大水面网箱发展及池塘循环流水零排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九洲江流域、北部湾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休闲渔业,实施千亿元渔业建设工程、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等。

四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培训、服务、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自治区、市、县、镇、村五级互联互通创业就业服务网络,实施全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粤桂、浙桂等省际劳务交流,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引导土地加快流转,有效促进适度规模化。在 示范区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办法,因地制宜推行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股份制农业等,目前示范区已逐步成为全区农村改革试点及适度规模经营聚集区。

二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产业组织化。 推广“示范区+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合作模式,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职业经纪人等。示范区引进各类经营主体900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433个、成立合作组织467个,目前已成为新型经营主体与人才引进培育聚集区。

三是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加速推动装备设施化。 示范区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嫁接无病苗、水肥一体化滴灌、绿色病虫害防控、循环种养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示范区已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转化聚集区。

四是探索转方式新模式,初步实现经营产业化。 各地以示范区为平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抓生态、抓基地、抓加工、抓物流、抓市场,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进电商等新业态,大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已成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及电子商务平台应用聚集区。

四、“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产业转型升级“阵痛”期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而广西经济总量中的农业占比还比较高,农业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十三五”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

一是在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很大。据气象部门预测,广西今冬明春出现反常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十三五”开局之年,农业生产便面临挑战。

二是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资金、信息的组织保障工作面临挑战。

三是农村机制体制改革的推进速度与质量的矛盾需要进一步调和,区直部门及下属企业包袱沉重。

五、“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建议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精准脱贫攻坚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打造“一版一区、一地一园”、绿色农业先行区、品牌农业集聚地、美丽乡村新家园,努力发展农业经济,建立农村宜居幸福家园,实现农民致富小康目标,为确保实现两个建成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打造“一版一区、一地一园”。 就是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重点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在品种品质品牌、适度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全程机械化、产加销一体化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和壮大发展,成为引领,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打造绿色农业先行区。 突出用绿色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推动广西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经济优势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率先在“一干七支”绿色生态种养示范带(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打造品牌农业集聚地。 立足和利用原产地、生态资源、特色独有、历史传承文化等金字招牌,以政府引导扶持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一批主要以地理标识命名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品牌,引领广西品牌农业大发展。

四是打造美丽乡村新家园。 以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引领,以解决制约广西农村生态宜居和基础建设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眼于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卫生、便捷、舒适的美丽乡村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