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助学路,只因山中花

26.08.2015  10:06

  新华网南宁8月25日电(李萌)“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8月24日的上午,在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吞盘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山中花儿”助学团的队员们和大山里的孩子们一起动情地唱完了这首文艺汇演的谢幕歌曲《再见》。

  “老师,你们留下来吧,我们不想让你们走!”“老师,你明年还来给我们上课好么?”“老师,以后我会好好的学习,我舍不得你们!”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开始抹起了眼泪,晶莹的泪水沾湿了长长的睫毛,哽咽地表达着他们对老师们的不舍,他们知道哥哥姐姐们从8月10日至8月25日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就要结束了。

孩子们在黑板上留下的话语,希望我们不要走多陪陪他们。

老师们就要离开了,孩子们纷纷哭红了眼睛。

  不远千里,大学生们为深山里孩子带来新的知识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师”,因为他们还都是在读的大学生。从2006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大学生们开始组成这个叫做“山中花儿”的助学团,每一年的暑假都会不辞辛苦的从武汉出发,来到中越边境的深山里给孩子们上课,还带来他们这一年中通过校园宣讲募集到的善款,亲自送到家境贫困但学习优异的留守儿童的手中。

  今年,是“山中花儿”助学团第十年来到这里。这个团队始于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的五名学生三下乡活动,从最开始的一个支教点——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岩奉小学,到现在的十个支教点(吞盘乡中心小学、岩奉小学、孟麻小学、念禄小学、南坡乡中心小学、定金小学、老桑小学、马峒小学、明学小学、逢鸡小学),从最初只有十个队员到今年的五十八名队员,“山中花儿”助学团的发展越来越壮大。

  十年来,“山中花儿”助学团一边在学校给山区的花儿们上安全教育、经典诵读、折纸、绘画等特色课程,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一边深入到贫困而优秀的留守儿童家中去做家访调查,将孩子们的信息整理成档案,在暑期活动之后在校园里进行宣讲,联系一对一帮扶的爱心人士,募集花蕾计划助学善款。

  至今,“山中花儿”助学团已经派出暑期活动志愿者 600 余名,资助金额达 240000 余元,受助学生 300 余人次。除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南坡乡十个助学基地之外,近年来还开辟了武汉新洲、湖北巴东、贵州等遍布三省四地的助学基地。今年暑假,带给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和南坡乡37名贫困留守儿童的善款共有3万元,另外还给每名受资助的孩子带来一个爱心书包,里面包含课外书、字典、彩笔、铅笔盒等价值一百多元的学习用品。

支教队员给孩子们上安全教育课,现场演示互动。

受资助留守儿童抱着爱心书包和奶奶合影。

  回馈家乡,曾经的花儿已经长大接力爱心传递

  今年,助学团里多了一位特殊的队员,她就是李盈希。曾经教过的山中花儿,如今已经长大了。7年前,李盈希才上五年级,家在吞盘乡必样村那样屯,距离吞盘中心小学有七公里。李盈希说:“就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我特别喜欢来给我们上课的哥哥姐姐,我现在还记得他们给我上过的课,地理、历史还有关于感恩、关于梦想的主题课程,很多课都是我们老师不会上的。

  从大山外面来的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让像李盈希一样的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更加向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如今,李盈希终于走出了大山,成为南京金陵科技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还在南京大学修第二学位——工商管理。

  支教的过程中,山区的孩子们也和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李盈希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支教队员对她的鼓励和支持。她还小心的珍藏着当时支教队员们的照片和信件,可以准确说出当时队员的名字,那是她童年的礼物和美好回忆。

  今年,李盈希放弃了暑假去广东看望打工的父母,专程回到家乡成为“山中花儿”助学团的一员,跟着队员们参加暑期的助学活动。她不仅在念禄小学支教了一段时间,还跟随走访组的队员翻过一座座大山,去散落在大山之中的村子里进行调查访问,为受资助的孩子们亲手送上爱心助学金和爱心书包,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做回访调查。李盈希说:“我生在这长在这,都没有这么深入的去了解周围村里的状况,我了解的还都是表面现象,原来还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和悲伤的故事。

李盈希(左二)和走访队员去家访的路上。

去家访的山路崎岖难走,但这是山区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悲伤仍在,边境山区里的贫困留守儿童需要帮助

  让李盈希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叫做马小叶。马小叶家非常简陋,原本住在老旧的危房中,国家帮助补贴得以盖成新房,仍有两万多元的欠款尚未归还。她今年初三毕业,刚刚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同去走访她家的队员卢春晓说:“她去拿了录取通知书专门给我们看,上面的成绩非常优秀,我问她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继续读呢?瞬间她的眼圈就红了。

  马小叶的妈妈很早就不在了,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身体瘦弱,患有支气管炎,每个月治病花销就难以为继,因为生病无法外出做工,家庭生活全部依靠不到一亩的水稻。马小叶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因为家庭条件实在困难,她的姐姐早早便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如今初中毕业的她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走访队员问她想不想继续读下去,她点点头说:“我想去读高中,以后像你们一样,可是读高中花费要多一些。

  旁边的爸爸一直比较沉默,似乎有难言之隐。走访队员提出助学团会尽力寻找爱心人士帮助马小叶,如果她非常想要读高中可否先让其就读。爸爸说:“我会再考虑下,读高中没有补贴了,家里的状况的确是供不起,她去读中专的话可以早点帮帮家里,也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在这偏僻的山区里,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都和马小叶相似。比如没有妈妈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如家中人口众多有四三个孩子上学要养的,比如家中有人生重病致贫的……这些留守儿童中不乏有很多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但是却因为现实的经济状况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他们的人生发展之路。

  负责吞盘乡助学活动的队长徐致宽说:“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村子里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有限,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很少,我们就希望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开阔孩子们的眼界,种下读书学习的种子,也希望社会能够对这些山中的花儿们给予关注,共同努力。

中越边境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很多是这种破旧不堪千疮百孔的老木屋。

孩子家中,最为亮眼的是那满墙的奖状。

[责任编辑: 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