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发明家梁海声教您学立体折纸 将开办“艺术工坊”

03.06.2015  11:38

  梁海声示范叠纸乌龟翻身(红色)、黑元宝

  纸花

 梁老师教你折“粽子

  1

  把A4纸两个对角折在一起

  2

  左边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沿长边往里折

  3

  按照同样的方法折好右边

  4

  把折好的两张A4纸摆放在一起

  5

两张A4纸沿着折痕一包就成了一个粽子的样子

  南宁晚报昨日刊登的《你知道吗?折纸也能学习数学  》报道后,许多读者对立体折纸艺术家梁海声非常感兴趣,甚至有读者来八卦“他是我们南宁的老友,南宁人哟”。没错,梁海声是南宁人,留学日本多年后回国发展,如今,他带着自己发明的A4纸折叠多个四面体回故乡。昨日,梁海声做客本报,借《南宁晚报》给读者传授基础折纸教学,希望以此打开一扇窗,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子产品拉到折纸艺术上。另外,他还计划在南宁创办工作室给南宁孩子感受全新手工、空间造型、数量逻辑相结合的折纸体验。

  土生土长南宁发明家

  说到与南宁的渊源,梁海声笑称:“我当年还是南宁三中毕业的学生。”没错,1961年,梁海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喜欢趣味科学,《科学画报》《  知识就是力量》是他儿时的好伙伴。

  26岁时,他发明了一个具有两种结构,理论上可填充整个空间的三维镶嵌积木,当时获得了上海科协《科学与生活》月刊主办的天使杯智力玩具大奖赛“天使杯奖”,并同时申请了使用型专利。这次获奖鼓舞了他发明创造的热情,并萌发了他对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填充的好奇心,之后他更大胆地进行创作。

  1988年,梁海声考取了日本大阪大学工学硕士,从此,他开始了在日本的学习生活,因为课题研究内容,他的生活与空间构建联系在了一起。经过多年摸索,他发明了A4纸折叠多个四面体的成果,至此,开启了他“纸有72变”的立体折纸创意人生。

  现场“折纸”传授技巧

  一张A4纸引发的奇妙体验,让很多读者大呼看不过瘾。当天,记者联系上梁海声时,他正准备离开南宁飞回上海。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他来到本报,现场教授折纸艺术。

  你瞧,一张A4纸,斜对着角对折,简单四次折痕后,一个简单的直角三角形便呈现了。再启用另一张A4纸,只见他不靠任何剪裁,只是对一张张A4纸进行折叠,这些纸就变成了一朵花、一张沙发、一座金字塔,活灵活现。

  “你看,这像不像一只狐狸,再看,倒过来就变成了一张沙发。”梁海声说,他的立体折纸之所以有魅力,在于他把艺术、自然、数学结合在一起。譬如,当这个作品像一只狐狸的时候,他可以告诉孩子“狐假虎威”的故事;变成沙发时,可以告诉孩子这是给洋娃娃的礼物;再变换个角度,这件艺术品就可以成为老师和孩子眼中的等边三角形,不仅可以算出面积,还可以很好地理解立体几何里常用到的各种空间思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立体折纸将有“艺术工坊

  梁海声说,实际上,迷恋上多维平面的折纸后,他开始不断深入摸索和研究。他认为,现在孩子手工动手能力较弱,注意力已经悄悄被电子设备产品吸引住了,这磨灭了孩子小时候最具创意创新时期的思维开发。

  为此,目前他的立体折纸艺术课已经走入上海知名高中和幼教机构,在课堂上,他看到了孩子们由懵懂不知到慢慢有兴趣,再到非常有兴趣去研究学习,这种从动手到思维开发是他最感欣慰的,“我的发明能用到实处非常开心”。

  如今,梁海声说,他打算在南宁开办“梁海声折纸艺术工坊”,想把自己在上海中小学校开设的立体折纸课堂复制到南宁,让家乡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他的发明创作,鼓励孩子从小学会用指尖来创造游戏,从而从学习中培养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帮助孩子们平稳地过渡到基础学科的学习中。

  同时,他也呼吁更多学习过他折纸艺术的朋友们,把这门艺术折纸带给更多特殊群体,譬如,中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动脑动手,一些特殊机构的儿童也能够学习到这些好玩有趣的知识。

  梁海声表示,如果立体折纸技巧能走入南宁学堂,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这种全新的手工、空间造型、数理逻辑的愉悦体验,这将是他莫大的荣幸。

  发散思维

  通过这个图形,家长能给孩子讲什么故事呢?

  1.端午节民俗和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20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在这一天还常常举行划龙船的比赛。后来因为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死去,因为担心他被鱼吃掉,老百姓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因此端午节这一天有吃粽子的习惯。

  2.粽子的种类和包法

  3.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

编辑:蒋卫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