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宁市区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收新生约4万人

20.05.2017  17:02

  昨日,市教育局召开2017年南宁市市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新闻通气会,公布市区中考招生方案。今年市区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收新生约4万人,报名时间统一为7月15日至18日。市区11所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9450人,其中,二中、三中(含青山校区和五象校区)计划招收3510人。今年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定向名额的招生比例保持在50%,11所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定向生名额为4257人。

   公办示范性普高共招4257名地段生

  今年南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定向名额的招生比例保持在50%。南宁将市区内11所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50%的名额全部分配给承担地段生源的初中学校。

  其中,市二中和市三中指令性招生计划为3159人,定向分配的名额总数为1581人。市一中、八中、十四中、外国语学校、沛鸿民族中学、二十六中、三十三中、三十六中和邕宁高中指令性招生计划为5346人,定向分配的名额总数为2676人。

  也就是说,今年11所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将招4257名地段生。同时,市教育局提醒家长注意,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初中地段生可入读市区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议家有小升初考生的家长选择就近入学,不要盲目择校。

   报读指导性计划考生不用再交择校费

  与去年一样,今年南宁市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全部通过中考报名系统公开、公正、公平录取。所有市区公办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学费均按所录取学校的指令性计划收费标准收取。

  这也意味着,对报读指导性计划特别是非南宁市户籍的考生来说可以省下一笔不少的费用。据了解,比如报读二中、三中指导性计划的考生每学期将可少交3000多元的择校费,报读其他示范性高中指导性计划每学期少交1700多元择校费,报读一般普通高中指导性计划每学期少交900多元择校费。

  同时,需要提醒本市户籍考生,根据个人意愿,本市户籍考生既可报读公办普通高中的指令性计划,也可报读指导性计划,因指令、指导录取的收费标准一致,在中考报名时中考系统已自动帮助本市户籍考生选择“指令兼指导”两者兼报的报名方式,从而可让本市户籍考生获得更多的录取排序机会。

   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初中毕业生

  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生来说,今年同样有好消息。市教育局表示,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程序和条件与其他普通考生一致,同等条件下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优先录取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

  普通高中在开展录取工作时,南宁市将以按生源属地就近解决为原则,市区普通高中主要负责招收城区内(含经开区、高新区,不含武鸣区、东盟经开区)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生源,各县(含武鸣区)普通高中主要招收县域内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生源。

  中职学校的录取则不限制生源地,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报读县属、市属或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对正式录取的建档立卡初中毕业生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并提供在校期间的生活补助费。

   这些信息或许能帮到你

   ★报名时间

  市区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工作在7月15日至18日进行,其中普通高中招生在7月15日至17日3天时间内进行,在录取时间内各校的指令性(含定向生和非定向生)和指导性招生计划同时完成。

  中职学校招生工作与普通高中工作同步开始。参加市区中考的考生可先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在6所公办职校(即市一职校、市三职校、市四职校、市六职校、市卫生学校和南宁高级技校)中选择学校报名登记预录取。于7月18日18:00前到所报读的学校现场确认后录取。通过网上报名登记的学生,享有优先选择专业的权利。

   ★报名方式

  (1)个人自助式报名。考生可在任何一台能稳定上网的电脑上自行操作,通过互联网进入指定报名网站实现网上报名

  (2)在初中学校参与报名。考生可回到原就读初中学校,在校内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参与网上报名

  (3)考生到指定的集中报名点报名

   ★专业名词

  指令性计划  指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指标,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正取生”。

  指导性计划  指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招收一些招生指标外的计划。考生如果不是南宁市市区户籍,在报名时只可选“指导”。

  指令性计划定向名额  小学升初中时,按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地段进入初中就读,没有择校且三年都在地段初中上学的毕业生,就是地段生,这部分人才有资格享受指令定向名额。

  (记者 赵金玲)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