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女医务工作者:医路难行 但从未想放弃

08.03.2018  14:31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实习生 苏科华)三月的南宁,春光烂漫,百花齐放。当我们沉醉在花团锦簇的迷人春光中时,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朵朵“医花”正悄然绽放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温暖了饱受疾病折磨之人的心灵。

  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她们经历过些什么?她们与病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她们日常工作如何?在2018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了这群“医花”,聆听花开的声音。

   李新萍——郁金香:博爱、体贴、能干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处级调研员、主任护师,历任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副院长,广西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李新萍和片区区长正在分发宣传资料。

  “能够代表国家医疗行业的人员到非洲传递兄弟情义,传递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能量,我很自豪”。提起非洲之行,李新萍记忆犹新。

  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受国家委派,李新萍担任中国第18批援尼日尔医疗队总队长,带领37名队员赴尼日尔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环境恶劣,社会动荡,医疗环境简陋。在当地,李新萍与队员们居住渗水的民房里,生活起居极其不便。作为队长,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队员。她时刻牢记着“一个都不能少”的使命,多次组织学习援外安全守则,同时制定临时措施,保障队员安全。即使自己多次身患疟疾,仍忍着病痛看望患病的队员,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医疗任务。

  为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医疗关系,她还经常同使馆的领导一起到尼日尔卫生部、外交部,或者总统府,同尼日尔的官员沟通和协调医疗队的工作问题、居住问题,还有下一步的援助的项目问题等等。

李新萍和当地人民在一起。

  “在援外期间,哪怕家里面的人生病了或者去世了,我们都很难赶回来。因为路途遥远,批假手续繁琐。” 李新萍告诉记者,刚去非洲第一年,弟弟得了重病,家人给她发QQ信息,由于网络原因通讯中断,等到恢复通讯的时候,她才得知最亲爱的弟弟已经去世了。没办法赶回家见上弟弟最后一面,李新萍心里感到万分悲痛和内疚。

  在尼日尔的城市,罢工游行和枪战劫持持续不断,到处都可以见到持枪的警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但即便如此,李新萍仍组织队员多次到贫民区为饱受战乱、疾病、饥饿困扰的人群看病,发放抗疟药和宣传资料,给贫困人群捐款、送衣服、棉被、食品等,为此,她还获得尼日尔政府颁发 “最满意中国合作者”荣誉证书。

  援外期间,李新萍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837例次,抢救危重病人3620例次,手术13800例次,为驻尼使馆、华人华侨诊治1900多人次,为当地的人民解决了很多救治问题。

  责任内化于心,大爱表现于行。李新萍,这朵生命力顽强的郁金香,不畏炎炎烈日,不畏艰难险阻,扎根非洲大陆,傲然开放。

   刘凤鸣——兰花:美好、素雅、贤德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刘凤鸣在工作中。

  “我们在跟死亡打交道,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确实很不容易。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刘凤鸣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4年,是医院ICU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人。虽然是个女同志,但她承担的工作量和男医生一样,甚至更多。“这么多年,男医生该做的工作我也一样去做。以前我自己上28个小时的班,完全不能睡觉,一直不停地干活。”工作一个接着一个,挤不出闲暇时间休息,有时候晚上10点多才能够吃晚饭。 “下夜班的时候,我走路就像踩着棉花一样,回家倒头就睡。非常辛苦,男医生都觉得吃不消。

  每个能在ICU里坚持下来的医护人员都离不开亲人的支持,亲人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奋勇前行,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刘凤鸣基本上365天都在上班。ICU的医护人员能够跟家人团聚的时间总是特别少,尤其是春节,团聚更是一种奢望,刘凤鸣已经有五六年春节没回家吃团圆饭了。“其实我们都很不喜欢过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候不能回去跟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十分心酸”。

  ICU里的病人都是徘徊咋死亡线上的人。因此ICU的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出意外。刘凤鸣和ICU的医生们曾经救助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当时她的家属已经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医生们没有放弃,坚持尽全力救治她,最后终于将老太太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老太太痊愈后很感激他们,还亲手包了粽子送给他们。“今年2月,在一个很冷的下雨天,她坐着轮椅把热乎乎的粽子给我们送过来。我很感动,当天也发了朋友圈。”说到这里,刘凤鸣有些哽咽,“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过想过放弃,一直执着于这份工作,动力来源于理想、信念、热爱,以及病人的鼓励。

刘凤鸣为病人检查身体。

  病人的鼓励、对医生拯救生命行为的认可,会成为医生或者护士坚持下去的动力。“有时候我们抗压的能力其实就是来源于对生命的拯救,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在医护人员看来,病人和家属对医生护师说的一声“谢谢”,或者做的一个小小举动,尽管微不足道,但都是非常暖心的,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

  在ICU,医生接触最多的还有死亡。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害怕死亡。我年轻的时候是比较感性的,病人离去我也会伤心,甚至还流泪。” 刘凤鸣坦言,“但在面对病人家属的时候,我必须做到理智冷静,任何情绪的波动都会影响病人家属。”在她看来,能够活着,而且是有质量地活着,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接触这么多死亡,刘凤鸣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心怀大家,舍己为人。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生死第一线,身体力行,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刘凤鸣,坚守职责,牢记使命,诠释了“救死扶伤”四字的真谛。这朵素兰,缓缓开放,馨香阵阵,宁静而又美好。

   黄敏红——丁香花:素装淡裹、无私奉献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治医师。

黄敏红在工作中。

  37岁的黄敏红,五官精致,面容姣好。但这样一位美丽俏佳人,从出校门当外科医生开始就没穿过裙子和高跟鞋。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参加了广西电视台的“靓妈驾到”活动。穿上裙子和高跟鞋的她,让家人和朋友都看呆了。“被自己惊艳到了,我已经好久都没穿那么漂亮的衣服了”。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黄敏红工作繁忙,节假日也是工作日。外科医生工作的速度和时效要求高,工作起来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裙子和高跟鞋不符合工作需要。为了更好地抓紧时间救治病人,黄敏红选择穿便于工作的制服和平底鞋。“经常一路小跑,病人形容我们‘走路带风’。”她调侃道。

  黄敏红的丈夫也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两人可谓志同道合。夫妻全身心投入到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平时交流的话题都以工作为主。他们早出晚归,始终勤恳工作,关心照顾病人,“看着病人们恢复健康,我们心里也很高兴”。

  丁香花开,淡雅清新。黄敏红,这朵娇美丁香,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热爱的工作,毫无怨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对她来说,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为病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医生的岗位上如蜡烛般发光发热,带给他人光明和温暖。

   梁至洁——金凤花:冷静、聪慧、干练

梁至洁为病人检查身体。

  一见到记者,梁至洁就大方地打起招呼。她戴着眼镜,束着高马尾,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知性美。现年29岁的她,目前在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学读博士,兼任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住院医师。

  梁至洁是个好学的人,不愿做井底之蛙,立志学习更多知识,扩宽视野,提升技能。她的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每天从早八点到下午六点忙临床工作,下班后大约花两三个小时写课题和论文。

  对于女性的乳腺健康,她尤为关注。她告诉记者,目前病房里有一个病人,早期病人忽视自己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时到了后期,病症大面积溃烂、恶臭,处于濒死的状态。“我们花了一天一夜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现在她的身体状况还是很差”。

  为了提高广大女性对乳腺健康的认识和意识,梁至洁与同事一起外出走访、宣教。他们曾给南宁市初级女干部做过乳腺宣讲。即使这些女性知识水平比较高、交际圈广,但她们对乳腺知识的认识有限。“我们做宣讲后,她们对此都表示非常新奇。当时我们也做了现场体检,很多女性前来参加。问及是否参加过定期体检,很多人说单位组织过体检,但自己不重视、不在意”,梁至洁扶了扶眼镜,有些无奈:“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拖得越久越不利。我们希望广大妇女能定时检查,尽早预防和医治乳腺疾病。

  冷静睿智,勤奋刻苦,医者任重而道远。金凤花开,用力传播爱与知识,给人以力量,引人深思,使人肃然起敬。

   雷萍——太阳菊:纯朴、热情、充满活力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师。

雷萍为患者擦药。

  雷萍性格开朗,幽默风趣,简单朴实,快言快语。采访时她很活跃,但从她的言行,记者看到了她的沉稳大气。

  从2008年开始,她已经在医院度过了9个春秋。急诊科不仅承担院内急诊,还有院外转运,体力活很多,用雷萍的话来说,她自己就是“高级搬运工”。有一次早上9点多,她到新阳路搬运病人。病人气喘,情况比较危急,需要马上转运。但病人居住的公寓没有电梯,且楼梯间窄。当时医院没有配备担架员,人手不足,雷萍在搬运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腰。无奈之下只好拨打119,请消防队员协助搬运。此后,为了提高体能,雷萍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身体,保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今年一氧化氮中毒入院者一晚最多达到了13个。整个春节,雷萍都在医院上班,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我们必须拥有扎实的技术,忙而不乱,掌握好各项技能,从容应对”。

  曾经有一名13岁的小男孩因煤气中毒,到达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建立人工气道后,雷萍为病人进行胸部按压,一心想着让他快点有心跳。看到监护仪上出现跳动的曲线时,大家欢呼雀跃。 “他还那么年轻,如果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那就太可惜了。大家拼命都想把他救回来。

  雷萍,这朵生机盎然的太阳菊,就像花间精灵,拥抱阳光,传递正能量。

   黄亚林——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谦逊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师。

黄亚林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这是黄亚林给人的第一印象。她身着洁白素净的护师服,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两手交叉放于腹部,表现出护师的礼仪风范,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每一个问题。

  虽然今年只有31岁,但黄亚林已经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呆了9年,大多数时候负责心胸外科的手术。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手术时间长。医护人员没有具体的下班时间,一般手术做完才能下班。

  一次一位病人急诊入院,下午六点多医护人员接到手术通知,晚八点前病人就要入手术间。黄亚林和同事们准备好所有的用护工具,八点进入手术状态。做手术时她一直站着,配合医生操作,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手术结束。“我们护师还不能走,要处理器械。我大概八点多才下班,手术过程不能睡觉,不吃不喝,精神持续紧张,不敢有一丝松懈。

  黄亚林学过解刨,工作后与医生搭台配合。“我们不只是递刀的护师,我们还要熟悉解刨知识,熟悉医生的操作流程,主动配合医生操作。”她的笔记本上记录有手术的配合、用护准备、手术基本流程等。手术室专业性比较强,护师们要熟悉不同专科的知识。黄亚林买了很多课本,埋头苦读。

  刚接触大血管手术时,到点了会有同样资历的护师接替,但黄亚林仍坚持留在手术室,“我不想错过每一个过程,想把它记在脑海里。”熟能生巧,在一次次的练习实践中,黄亚林逐渐了解医生们的习惯和手术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用具。

  谈及对后辈的期望,黄亚林思考了一会,言辞恳切:“希望他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坚持不懈,上班时间要努力,下班后还要做足功课。” 目前黄亚林带了一名实习生,每天都提前告诉他第二天做什么手术、看什么攻略、需要的用护工具等。每星期都检查他的笔记本,提醒他查阅专业的书籍,帮助他尽快熟悉工作。

  洁白的梅花傲立枝头,暗香丝丝缕缕,清逸幽雅。没有坚强的毅力,就没有梅花的美丽;没有辛勤劳作,就没有梅花的奇香。黄亚林,这朵白梅,外柔内刚,经历时间的洗礼,愈发坚韧美丽。

  医者仁心。这些医护人员,在有限的生命里,奉献青春与热血,投身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医路花开,大爱无疆。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
南宁230多名市政工人出动排涝 紧急处置各路段积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南宁新闻网